奇案风月 第84节 (2 / 4)

+A -A

        “对,现在就写!”隋程斩钉截铁,“我都险些被暗杀了,难道深陷虎狼之地还坐以待毙吗?”

        章台皱眉:“可是情况尚未查清楚,连河安的官吏也尚未见到……”

        隋程豁然起身,径直走向桌案,“你不写我写!”

        君瑶依旧坐着,突然轻声道:“其实,我们可以去找一个叫韩愫的人。”

        “韩愫?”隋程疑惑,“这人是谁?难道比侯爷还厉害?”

        君瑶说道:“此人是县府户房的人。”

        明长昱提议让人南下河安,其实并非单为了视察。在两个多月前,大理寺辗转收到一封秘密呈文,信中陈述了县府各种账目的漏洞,因此明长昱怀疑河安官场之中,有人可能私吞税钱以及朝廷历年所拨的救灾筑堤钱。

        韩愫并非官员,而是县府户房中的一个小吏,精通算学,不但对数字过目不忘,甚至可在顷刻之间算数目复杂巨大的算术。县府书库房中那些账目瀚如烟海,寻常人只怕用几年也难以算清,而韩愫却仅仅用了三个月,便将所有账目查算了几遍。发现其中端倪之后,他立刻将所有账目总结归纳,写出一篇有理有据的呈文。

        谁知呈文如泥牛入海,杳无音讯。韩愫不知出于什么心理,就继续往上递,依旧没有回音。最后,他只能自己上京,将呈文递给了大理寺的一个小小的佐官,于是呈文就递到了大理寺。

        大理寺的公文庶务也多如牛毛,这样递上去的呈文不会第一时间被明长昱看到。韩愫等了几日,也没得到回音之后,便心灰意冷地离去了。

        直到一日,大理寺少卿清理文案,发现一封压底的信与众不同,信封之上有“河安”二字,便将信拆开了。他看了半晌,虽没有看懂,但也知道这不归大理寺管,应移交给其他部门。但移交之前,他去请示了明长昱。明长昱也就看到了这封呈文。

        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吏所写的文章,若是换做被其他官员看到,肯定会不屑一顾,甚至直接将信扔进纸篓。但明长昱却将信看完了。呈文之中繁多的数目,巨大的数字,即使被韩愫整理归纳过,也不是一笔小账。当日他离开大理寺之后,立刻去了京城黄册库。

        地方所造的账目档案,会备份上交京城黄册库,用作留份和查检。故而河安有的账目策,京城黄册库之中自然也有。想要证实韩肃呈文之中的信息是否真实,再清算一次账目即可。

        韩愫三个月清算完毕的账目,明长昱用一个月清算了三分之二。其后他决定,上书圣上,建议派遣人前往河安,探一探究竟。而他需留在京城,继续清算剩余的账目,并防止京城之中的人动手脚。

        于是才有隋程与君瑶南下河安一事。

        清算账目查验税钱诸事,并不不在大理寺的职责范围内,所以明长昱不能借此机会离开京城。

        但他告知君瑶,让她去找韩愫。但多半是找不到了——韩愫多次越级向上递交呈文都没有结果,他冒险入京往返路途迢迢,某些人不借着他离开河安之际杀人灭口才怪!

        一旦确认韩愫死亡,明长昱就有理由南下河安来查这桩命案了。

        这么多弯弯绕绕,隋程早就听晕了,他不管什么韩愫什么呈文,他当即放下笔,说道:“这就去县衙户房!”

        “大人,”章台拦住他,“此事不宜操之过急。”

        “就是,”君瑶也起身,对隋程说道:“若我们现在就去查韩愫是否死了,肯定打草惊蛇。”

        “那怎么办?”隋程满心无奈。

        君瑶缓了缓呼吸,平静地说道:“该做什么做什么好了。”

        “那该做什么?”隋程追问。

        君瑶说道:“就随便应付视察就好,该看账看账,该看粮仓看粮仓,该查户口查户口,就当什么都不知道好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奇案风月 奇案风月 第84节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