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叫我天歌了。」
姐姐本名叫项璃,可我一直喜欢叫她天歌。
论历史渊源,项天歌这个外号可比项军棋要早的多---诚然都怪骆宾王的
打油诗,再配上小学课本里魔性的插图,导致全班学生齐颂«咏鹅»时,都会不
由自主地看向姐姐,项天歌这个外号便在哄笑声中愉快地诞生了。
历史证明,给女人起外号的是会有代价的。
此后每次古诗默写,总有同学写成「曲向项天歌」,只有姐姐一个人百战百
胜,顺利当上语文课代表。
此后,她便朝着中文系的方向滚滚而去了。
相比之下,我的外号就没那么风雅了。
项琦与象棋本就同音,难免会有误伤。
直到初中,征求了爸妈的意见后,我决定为自己取个正常些的名字。
中二少年都喜欢打打杀杀的通俗历史读物,我那时正在看«明朝那些事儿»
,于是就假冒大明宗室,按照木火土金水的顺序,改名项钧琦---反正老爸的
名字中带有土字旁。
本来一盘象棋已经够热闹了,现在又添了一副军棋,这下我名字的可玩度更
高了。
一到自习时间,我就被教室最后排的同学们下来下去,忙的不亦乐乎。
这两个外号,搅得青春期的我烦躁不堪,天天沉浸在「司令」
和「工兵」
的起哄声里,以致于我现在看见任何棋盘,都想要掀了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