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克虏伯野战炮的怒吼 (2 / 3)

+A -A

        而同时代的6镑滑膛炮主要发射的还是实心弹或者霰弹。射速最多只能达到每分钟2发,射程也不超过2000米。

        所以,秦汉在火炮上有着更为明显的优势。

        现在,两军相隔不到五公里,三利军的火炮已经可以够到敌人了。但是秦汉并不打算那么早开炮,他要诱敌深入,把敌人放到近处,最大程度对敌人造成杀伤。

        很快,讨伐军就全都从野牛坡上下来了,并且继续以纵队的形式前进。

        范加尔纵马来到一处高地,举起那支珍贵的望远镜。

        接着,他就看到了奇怪的一幕。

        叛军的营地就在前方,他已经看到了对方连片的帐篷,但是却看不到他们的线粒

        奇怪,难道叛军刚刚撤走了吗?

        但是很快,范加尔就发现了端倪——叛军在营地前方挖了很多的壕沟,而在壕沟里能够看到来回移动的人头。

        “哼,花里胡哨,看来他们是决定死守了。”壕沟最大的功能就是分割战场,限制敌人骑兵的活动,除此之外,还可以充当掩体,给士兵提供保护。

        但是,躲在战壕里有着一个巨大的弊端——锁死己方的运动能力。

        进攻方只要在战壕的侧翼展开线列阵型,那么防守方根本就不可能有效地投射自己的火力。因为在排队枪毙时代,线列的宽度与火力的强弱成正比。

        “黄种人果然不会打仗。”范加尔彻底放心了。

        他们现在根本不需要什么战术,只要一直往前走,等叛军露头的时候,来上一轮齐射,他们的士气自然就瓦解了。

        讨伐军在前进的过程中,始终没有遭到袭击,汤姆逊中校麾下的第一营的战士逐渐放松了心情,脚步也变得轻快起来,他们逐渐和后面的主力部队拉开了距离。

        距离叛军阵地1000米的时候,讨伐军第二营和第三营停下了脚步,在原地待命。

        而第一营一直前进到500米的地方才停了下来,在一阵鼓点声中,第一营由纵队转为了线粒

        由于缺乏训练,整形转换的过程非常混乱,拿着指挥刀的军官们来回奔波呼喊,扯着嗓子一顿折腾,好不容易才让线列成型。

        “嚯,这可比北朝鲜的团体体操好看多了。”秦汉虽然最上开着玩笑,其实内心还是有点紧张的。

        他在的司令部位于两道防线之间,是一个半地下的地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1789,带着华工踏破美利坚 第51章 克虏伯野战炮的怒吼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