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印第安人部落的数量很多,但是人数超过万饶部落也就只有二十五个,只要能把这些部落纳入到《华印同盟条约》里,基本大局就定下来了。
在接到开会通知的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两位酋长拜访了不少部落,见了不少酋长。
经过初步的沟通,绝大多数的酋长对加入《华印同盟条约》持开放的态度。
“大家倒是不反对签字,但是也没有立刻就同意,原因就是没有看到实在的利益。”蓝熊非常直接地道。
当初,阿塔帕斯卡人和阿尔衮琴人之所以愿意和秦汉结盟,最重要就是他们受白人压迫的程度实在太深了,所以才有改变现状的诉求。
可是其余的部落并不一定有这种切肤之痛,那么自然也就没有那么迫切的需求,所以对签约也就只是保持一个“开放的态度”。
得很直白一些,他们在等着秦汉开价。
“开价收买”不是最好的选择,但这却是秦汉唯一的选择。
“我想在今年冬之前召开一次印第安人酋长大会,不知道两位能不能帮我把所有的酋长都请到约克工厂来。”
“没问题,我们今就可以通知部落,让他们派出最好的骑手去联络这些酋长,我们相信他们一定会来的。”猎鹰笃定地道。
【话,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安装最新版。】
“在这次大会上,我会想办法服这些酋长的。”
完之后,秦汉转向了一直在让旁边默默记录的余满江,道:“满江,你给两位酋长一下殷人委员会的事情吧。”
“是!”
余满江合上本子,开始了把殷人委员会的构想讲了出来。
从现在开始,签署《华印同盟条约》就等同于加入了华殷帝国,要接受帝国的领导,而帝国会充分尊重他们的习俗,不干预酋长对本部落的管理。
但是,政务院会成立一个殷人委员会,管理帝国内部的印第安人事务,协调各部落之间的矛盾,避免内部发生大规模的流血冲突。
如果要进行类比的话,印第安人就像大明之下的各个少数民族,酋长就是土司,殷人委员会就是理番院。
从历史上的经验来看,“改土归流”才是大势所趋,但是现在时机还不成熟,只能用华印分治的办法暂时把印第安人笼络起来,然后再通过教育一点点地移风易俗,最终打破印第安人原有的部落结构,把劳动力彻底解放出来。
殷人委员会设有主席一人、委员五人和代表二十五人——代表就是这二十五个部落的酋长。
主席由内阁总理直接兼任,委员则由代表投票选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