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解开心结 (3 / 7)

+A -A

        和他们比起来,胸怀大志的晁盖,才是为国为民的大侠!

        “杨志兄弟,你本是忠烈杨家的后人,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如今却只能成为落魄江湖的青面兽。你以为是谁造成的?

        我晁盖吗?

        不,是这个黑暗无良的世道。是整个贪官污吏横行的官府。

        自从宋太祖赵匡胤夺了柴王爷家孤儿寡母的江山,因为惧怕武将学他一样黄袍加身,所以把武将军人打成贱籍。反而大力抬举文人。

        就像赵宋官家在劝学诗里对文人承诺的,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但唯独没有家国天下,平民百姓。

        范仲淹相公喊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结果就是被文人排挤出庙堂,死于就任途中。

        而到了之后王安石为相,就变成了“百姓所以养国家,未闻以国家养百姓者也”。

        文人的心在一代代坏下去。

        文人的人心坏了,整个天下的人心也就坏了。

        文人做官只是为了田产、钱财、美女,谁来关心国家、民族荣辱?谁来关心百姓安居乐业?

        所以,我们看到当下,军人对外作战胜率达到八成,却依旧只能对外求和、纳贡称臣!

        所以,我们看到当下,百姓破产沦为佃户,干旱水患无人治理,税收却一年比一年沉重!

        所以,我们看到当下,一场花石纲逼的两岸百姓卖儿卖女,家破人亡。

        杨制使,如果没有朝廷重文轻武的国策,你们杨家不会落魄;没有蔡京主持的花石纲,你不会翻船惹祸;如果没有高俅的贪婪索贿,你不会惹出杀人命案;如果没有送给蔡京的生辰纲,你更不会落草为匪。

        杨制使,你还没看明白吗?一步步逼迫你沦落到家破人亡、落草为寇地步的,正是蔡京和高俅这些贪官文人啊!”

        晁盖的一番话,抽丝剥茧,将杨志的命运偶然之中所带有的必然剖析出来,让杨志惊诧的同时,越琢磨越是如此。

        难道我真的错怪晁盖他们了?杨志脑袋有点犯迷糊。

        晁盖见自己的话术有效果,于是继续忽悠:“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很多人的命运早已注定。当你偏离自己命运路线时,就会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将你拨回原来的命运中。

        无论是运河吹翻你花石纲船的那阵风,还是劫走你生辰纲的我们七人,都是命运给你提醒。

        杨家三代忠烈为何被人敬仰至今?正是因为三代忠烈,以男丁近乎死绝的决心,守卫边关,抵御外辱。

        为国为民,天日可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天命水浒 第二十六章:解开心结 (3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