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继续改革 (3 / 5)

+A -A

        将来,每村要有小学,学制三年,让学生读书识字。

        将来,每镇要有中学,学制三年,让学生们明理开悟。

        将来,每县要有高中,学制三年,让学生们学习专业技能,教师、医生、工程、造船各类科目。

        将来,每州郡会有文武学院。为国家储备人才。”

        晁盖与8镇、6乡,124村的人员座谈,现场回答他们的疑问。

        众人面面相觑,什么小学、中学、高中、文武学院太遥远了,但听到说俸禄足额发放,众人心思都活跃起来。

        “会计似乎是管钱的,非得是自己人不可,我得琢磨琢磨。”

        “本家兄弟曾阿牛有些武力,还最听我的话,我看他当民兵队长正合适。”

        “我家二弟读过两本医书,就把他推荐为赤脚医生吧。”

        “我那小舅子在城里混了两年狼狈回村,多少认识个字,就让他当教书先生吧。”

        村内任人唯亲,镇内就要论资排辈了。

        镇长自然是镇内最的豪强担任,财务官、团练队长、药馆医师、镇学校长也得是镇上有名望的员外、郎中、儒生才能担任,这个牵扯到许多利益。

        他们内部争斗,晁盖不去理会,他要的只是一个“皇权下乡”的结果。

        “正值春耕,官府为助农,每村租借你们耕牛二十头,铁质农具一百件。做好登记,分五年还清,你们可愿意?”

        免了两年租税劳役,但官府运行还得有些收入啊,所以晁盖就用天命值兑换了大量耕牛和铁质农具,以租借的形式发给各村。

        耕牛8点头,20头就是160点;铁质农具2点/件,200件就是400点。所以一个村庄花费560点。

        124个村庄,就是69440点。

        换算成钱财,价值大约69440贯左右,分五年还清,每年蓬莱县衙能获得租税13888贯,刚刚好能维持县衙和村镇的俸禄消耗。不必上级拨款了。

        “什么?这么多耕牛农具可以赊给我等?还可分五年偿还?”

        “我不是在做梦吧?”

        “果然是仁义天王,这简直是天大的善政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天命水浒 第一百八十二章:继续改革 (3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