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粉丝+1,天命值+2”
“叮,粉丝+1,天命值+2”
周侗三人跟随军兵前往阳谷县驿馆,沐浴更衣,饱餐一顿。不禁又心生感慨。
“我们一路走来,大宋地盘之上,百姓困苦,麻木无人色。而到了梁山地盘,却能看到田间地头人们的笑脸。这都是晁天王言出必行带来的好处啊。”
周侗不禁感叹。他虽然也是个地主,但这么大年纪早就看开了,对家中佃户也很优待。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晁天王两年不征粮税,他哪里这么多钱财养军呢?”
岳飞好奇的问道。
“或许是经商吧。”
燕青在卢家并不具体分管经商事宜,但也知道商业是多么暴利,讲述道:“据闻,自天王占据梁山,便从未下山劫掠过百姓和过往客商。听说梁山经营有道,麾下有五短金蟾武大郎、笑面金虎朱富两大能人,将梁山特产商品卖往天下各州郡,日进斗金。”
“原来如此。”
“还有,天王竟然真的像半月谈中所讲的那样,与士兵同甘共苦,共同修筑道路。我还以为报道中只是说说而已呢。”
岳飞不禁感叹道。
“天王此人言必行,行必果,乃天大的大英雄。既然报道说他与士兵同甘共苦。此事必然不会作假。要想富,先修路,还真是通俗易通呢。”
周侗抚须微笑。
“师公说的对。天王承诺两年不征劳役,反而用士兵来修筑道路,军兵各个士气高昂,有的还高声齐唱,如此爱民,又士气高昂,难怪官军屡战屡败了。”
“军兵?你们怕是看错了,修筑道路的可不是我梁山军兵。”
负责收拾碗筷的驿馆侍者听到燕青如此说,笑着摇头搭话道。
“哦,这倒是奇了,那他们是何人?难道是从周边征集的百姓吗?天王不是说过两年不征发劳役吗?”
周侗奇怪道。
“嘿嘿,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这些人乃是攻打我梁山而被俘的朝廷官军。”
侍者笑着说道。
“被俘的官军?他们不应该被关在牢城营之中吗?而且,这些人士气如此高昂,工作如此卖力,实在不像是被俘之人啊?小哥儿,你莫不是在打趣我们?”
“哈哈,那是因为你们不了解我梁山传统。我梁山屡战屡胜,凡是被俘的官军,皆要通过劳动一段时间来进行改造,改造完成之后,或成为农民耕种田地,或加入工厂学习技术,或参与工程队继续搞建设。但更多的还是选择参军。所以,被俘并不可耻,我们梁山军兵大部分都是俘虏转化而来的。谁还没个被俘虏的经历呢?连那些军中大将都是这么来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