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还是金门羽客林先生更强一些!”
徽宗听到众人议论,心中叹息:“可惜一页书前辈一去两年渺无音讯,否则区区孽龙,翻手可镇啊!云渡山、翠环山也不知在哪个仙境,为何找了许久都没有线索。”
“官家,想治孽龙,怕还得林国师出面!”
童贯见自己成功的转移了注意力,急忙开始甩锅。只要把锅甩出去,水退了自己有举荐之功。水没退那就是林国师没本事,自己成功上岸!
“父皇,何不请大相国寺的高僧们上城墙祈福呢。”
已经17岁,开始跟随学习朝政的太子赵桓建议道。不同于徽宗赵佶修道,赵桓更亲近佛家。想要趁大水淹城的机会,让佛家露个脸。
徽宗摇了摇头,直接下令,让林灵素上城做法,退去洪水。
赵桓面上恭敬不敢多言,低头之后心中却暗骂不已。老东西,你若修仙长生,我还能上位么?你还是赶紧下轮回去吧。
朝会结束之后,在艮岳修仙的林灵素也得到了徽宗“斗孽龙、退洪水”的命令。林灵素一百个不愿意。平时耍些手段还可以,真要他去退洪水,这不是要他老命吗?
但是听闻太子赵桓举荐大相国寺高僧上城头祈福的事儿后,林灵素立刻改变了主意。
他这一生,除了装神弄鬼,就是打击佛教。他与太子赵桓的矛盾也由此而来,积怨很深。
一开始是因为林灵素得官家特许,可以在皇宫内骑青牛代步。结果两人狭路相逢,太子不想让,林灵素不愿让,差点撞到一起。
之后是太子越想越气,找到大相国寺的高僧与林灵素斗法。林灵素正愁找不到打压大相国寺的理由,便一口同意,然后在斗法大会上把大相国寺的“高僧”们弄的灰头土脸,断指求生。
太子之后对林灵素更加痛恨。林灵素也觉得太子跟自己不对脾气,但是他不在意,徽宗今年才35岁,修身养性之后再活个三十年不成问题,三十年后的太子还是不是太子,可就两说咯。
所以林灵素根本不把太子赵桓放在眼里。
听说太子又要抬举佛家,林灵素怒从心头起,决定再给太子一个难堪!
于是向徽宗赵佶禀报道:“退水不难,斩龙却需有天命之人操剑。当今天下只有官家和太子有比命格,也只有你们有资格斩杀孽龙。贫道恳请太子协助贫道在城头做法!”
徽宗一想,确实是这么回事。龙,可不是一般事物。斩龙,更是犯天大忌讳。哪怕对方是条孽龙。
于是,便命太子赵桓协助林灵素登城做法。
林灵素得意洋洋,让太子扮作道童打扮,跟在自己身后,在开封城楼上焚香祷告,之后又百般作弄,让太子对洪水跪拜磕了三个响头。
林灵素本来想着是,大水不退,他就对外散步谣言,说太子并非“潜龙”,斩不得孽龙,这才导致退水失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