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平看着这些日子以来的奏章抄录,不由得叹了口气。
朝云很是意外,因郑平并不是会一边做公文一边叹气的人。对于文质彬彬的君子而言,对着公文叹气,难道不算失礼?
朝云抬眼望过去,看到郑平不仅叹气,还皱着眉头。
她也是空管闲事,问了一句:“怎么了?”
郑平毫无隐瞒:“官家过宠内臣也……王副都知卒,官家进陈押班为入内副都知,本是常理。却不知为何,又给另一个内侍孙押班封了渭州兵马钤辖。朝纲混乱至此。”
朝云一下坐了起来,问他:“你这评点官家行事,算不算不忠不孝?”
“上有政误,群臣谏之,何来不忠之说?”郑平放下了笔,认真地看向朝云。
朝云驳斥道:“圣上封赏有功之臣,怎么就是政误了?”
“谁是有功之臣?”
“自然是那孙押班。此前元昊反叛,攻袭延州,若非孙押班监军去救,延州就落进元昊手里了。当时没怎么封赏,如今晋封另一个押班,顺势封他一封,何误之有?”
“是鄜州军救了延州,却不是监鄜州之人救的。况且内臣监兵本就不妥,不妥之人立的功,便是不妥之功,算不得数的。”
朝云被他的话气笑,呛他:“这不妥是来自于官家,你的意思,是说官家也是个做不得数的不妥之人?”
“我…我并非此意,只是说,内臣不该监兵。何况这孙全彬身份低微,也当不得此任。”
“身份低微?身份低微能有你低微?”朝云怒了起来,“你父兄都无出息,自己也还是个编修呢,说人家一个身兼两州都监的人身份低微?你又不知道他,凭什么说他?”
郑平被朝云骂了两句,本想长篇辩解,但也不忍心跟朝云互怼,只是弱弱地说一句:“他世代为阉人之后,我起码家世清白。”
“嗯?”
朝云皱着眉沉默了。
世代为阉人之后?
说得什么胡话,阉人哪里来的世代的后?
这郑平莫不是脑子坏了,开始乱讲话了?
郑平拿起了手中的一本册子,读出两句,说给朝云听:“孙全彬,本孙姓,为内臣石知颙之养孙,以石全彬名补入内小黄门。大中祥符八年入宫,天禧三年,知颙卒,复为孙姓。”
“他是内臣的养孙,非为清白出身,本就不堪重职的。”
朝云问道:“这是什么?”
“自入内内侍省调来的名录册子。因记实录要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