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耀如说到这里站起来:“凡事由小及大。倘一个人连一个厂都治理不好,就难成国家栋梁之才!子文,你说我说的对吗?”
“是,爸爸。我相信我的知识和我在美国的关系,我能胜任的。爸爸,请您放心。”
宋耀如再一次打量着儿子:就见宋子文西装革履,精神抖擞,因为白兰地喝得多了些的缘故,满面红光。在儿子身上,他看到了自己的血脉和自己当年的影子。
“OK!爸爸现在就给盛总去打电话。”
“谢谢爸爸!”
“子文,你若是干得好的话,等革命胜利了,我向孙先生推荐你当国民革命政府的财政部长,好不好?”
“爸爸,还是让我从第一步开始吧。”
于是,宋子文在上海与亲人团聚还不到一周,就在汉冶萍公司盛宣怀总裁的催促下,前往该公司的总部报到。
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简称“汉冶萍公司”,是中国最早的钢铁联合企业。其统辖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1889年(光绪十五年)春,当时的两广总督张之洞筹划在广州建立炼铁厂,因同年他调任湖广总督,于是筹办的炼铁厂也随迁汉阳。1890年开始动工兴建铁厂;旋又决定在大冶开采铁矿。1891年大冶铁矿投产;1893年汉阳铁厂基本完工,当时共有6个大厂、4个小厂和炼炉两座,1894年投产。上述企业开始均为官办。从筹办起至1895年,共投入经费白银580余万两。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因无力筹措经费,旋于1896年将这些厂矿改为“官督商办”,并由盛宣怀招股100万两接办。1898年,为解决汉阳铁厂燃料问题又招股100万两;并设“萍乡煤矿局”,在江西萍乡开采煤矿。然而由于这些厂矿经营腐败,没出几年负债便倍于股本。1908年盛宣怀获得奏准合并扩充,且改名为“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此时该公司虽名为“商办”,实权却仍为盛宣怀把持。辛亥革命前夕,汉阳铁厂工人约3000人,每年出钢7万吨;萍乡煤矿工人3000余人,每年出煤60万吨。因连年亏损,从1903年起盛宣怀以厂矿财产作抵押,陆续向日本借款,并用生铁和铁砂廉价抵偿,于是该公司逐渐为日人控制。后来,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时期,又续借了大量日款,公司大权则全部落入日本人手中。
当时对于哈佛大学博士生的到来,汉冶萍公司总裁盛宣怀及其子盛泽丞总经理表示出了热烈欢迎的诚意,并为宋子文举行了接风晚宴。那天出席晚宴的不光有盛宣怀和他的朋友,还有其家人包括盛的18岁的爱女盛谨如小姐。就见那盛小姐生得眉清目秀,楚楚动人。宋子文见后禁不住一阵怦然心动。
席间,盛宣怀总裁问宋子文道:“为什么你爸爸不与你一起来?”
“爸爸眼下很忙,抽不出身。”宋子文回答。
“我和你爸爸是老朋友了。当年为修筑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我们就有过深交的。但年轻人,说句实话,你来,我并不只看重关系,而是注重了你的人才难得。你在美国读了几年书啊?”
“先在哈佛大学读了3年硕士,又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了2年博士。”宋子文-一作答。
“好啊,你是洋博士,我们公司就缺这样的高等人才!”
“那么盛总,您看我的工作?……”
“你的工作,当然要学有所用。主要是帮助你大哥泽丞管好帐目。”接着,盛宣怀总裁又把其长公子盛泽丞介绍给宋子文。
“欢迎欢迎。”盛泽丞伸出热情的手。接着又把小妹盛谨如介绍给宋子文:“这是我的小妹盛谨如,也是我的助手。”
“欢迎欢迎。”当时盛谨如莞尔一笑,并且落落大方地客气了一句。
“今后还请小姐多多关照”宋子文当即深鞠一躬,风度翩翩。给那位盛小姐也留下了非常美好的第一印象。
于是席间大家谈笑风声,好不热闹。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盛谨如小姐还不时地为宋子文碗里夹菜,一时倒使宋子文不好意思起来。
就在宋子文来汉冶萍公司3个月后一个落霞的傍晚。那一份美好爱情,悄然向他走来,一时使他猝不及防。本来,回国后一心扑在事业上的宋子文,像所有有志气的男人一样,打算先立业后成家,所以并没有把爱情提到日程上来。那天傍晚,当宋子文听了盛谨如小姐的表白后,心里竟一时没有了谱。
爱情,一个多么撩人心扉的字眼啊!
上帝缔造了人,人就有爱和被爱的权力,爱和被爱都是幸福的。这叫做自由抑或缘份。然而在“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旧中国传统社会里,这种自由常会被扭曲,缘份也常会被割断。
那天,盛谨如小姐是拿着一张上海《金融时报》走进宋子文办公室的,那张报纸上登载着宋子文的大名,并称他是“金融界的理财好手”和“汉冶萍公司的希望”。文章中列举了宋子文来公司后的几项大的举动,还称他是汉冶萍公司的“智多星”。当时,对这张报纸宋子文不屑一顾。可是,在旁边姑娘的爱火却在燃烧。那位盛小姐看着宋子文不屑一顾的样子,便说:
“中国的金融界还能有第二个宋子文吗?到底还是洋博士啊!”
宋子文抬头看了盛小姐一眼:“本来就是平平常常一个人么,有什么好张扬的!”
盛小姐却目不转睛地盯着宋子文道:“就是这么平平常常一个人,才讨人喜欢呢!”
“可喜欢我什么呢?”宋子文故意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