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形势很快就会教育他的。”
宋蔼龄只好也点点头。
宋子文来上海没几天,不消说别的,光是亲朋好友给他“洗脑筋”,就让他招架不住了。
那些日子里,宋子文有些失眠了。每到夜里,他眼望着天花板,就是睡不着,眼睛里似有个小松枝支着似的……
然而就在几天后,宋子文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发生了。蒋介石搞的一种债券,抢在他的前面在街上发行了。而且蒋介石的这种债券,简直是巧取豪夺一般,向富商大贾硬性摊派。如果谁家不买,马上就有一群青帮打手和军警到门前大闹;如还不知趣,就硬说这里有共产党,旋即将人抓走;最后搞得人家家属只得用钱赎,一时间人心惶惶。
当时一些银行家和企业家中,也有不怕的。他们似乎对蒋介石同武汉国民政府的关系不甚明了,遂不甘心把钱白白给蒋,希望至少能拿到一张偿还贷款的书面保证;并要宋子文以国民政府财政部长的名义签字。这些人以为,如果将来不能从蒋介石那里讨回贷款的话,至少也可以在宋子文那里得到一部分。而宋子文对此当然是拒绝签字的。宋子文明白,这蒋氏公债的所得,只能全数用于蒋的军队,根本不会拨给国库与财政部门。这样一来,自己做为一个不名一文的财政部长,岂不要被推到火上去烤吗!他才不干这种败坏名声的蠢事呢。所以,不管蒋介石当时如何恳请,宋子文还是断然拒绝了。
宋子文当时的态度,使蒋介石十分气恼。最后,蒋介石竟置宋子文财政部长的权力不顾,不同宋商量而自行借款,并且指派自己的财政官员。甚而至于采取了流氓手段,竟把宋子文设在上海的办事处给查封了,并派人监视宋子文的行动,一时搞得宋子文仿佛给软禁了一般。
没过多久,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于是宁汉对峙的局面公开化了,蒋介石也露出了狰狞的面目。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举行国民政府的成立“大典”,遂向世人推出南京政府。蒋介石和胡汉民、张静江、吴稚晖、李石曾、邓泽如、蔡元培、李宗仁、白崇禧、何应钦、钮永建、古应芬、柏文蔚。陈铭枢、甘乃光、蒋作宾等人出任南京政府委员;且由蒋介石作后台,胡汉民任“国民政府”主席,钮永建为秘书长,伍朝枢为外交部长,古应芬为财政部长(钱新之代),薛笃弼为民政部长,王宠惠为司法部长,蔡元培为大学院院长。
当时南京政府的成立,使得中国南部出现了两个政权——武汉国民政府同南京政权对立的形势。一时间,各种政治斗争更为错综复杂。当时南京政府还宣称,已将武汉政府司法部长徐谦、交通部长孙科以及财政部长宋子文等人一律免职,并令武汉方面的其他各部部长迅速表明态度;在这些人尚未表明态度前,南京政府虽暂不委任部长,但将任命执行委员,以便尽早执行政务。
要说蒋介石这一招也真够绝了。顿时,宋子文成了一个无庙可归的和尚。
当时蒋介石封闭宋子文在上海的办事处,目的即在于迫他就范,屈服淫威。所以蒋介石又一次把电话打给了宋蔼龄,诉说其中原委,并仍请宋蔼龄动用来氏家族亲情,说服宋子文早日归到南京政权麾下来。
那天宋子文发现办事处给蒋介石查封后,登时脑袋胀大了许多。他正待那儿发懵呢,一辆海蓝色的小轿车驶到身边停下,旋见车门开处,孔祥熙打车里钻了出来。跟随后面下来的,便是大姐宋蔼龄。
“哎呀子文,你到哪里去了,真急死我和你姐夫了。”宋龄连珠炮似地把话讲了出来。
“走吧,子文。我们先回家再说。”孔祥熙比较婉转地劝道。
“不!我哪儿也不去。我倒要看看,他姓蒋的还有什么本事!”宋子文不屈不挠地说。
“哎呀子文,你待这里认什么真呐?别急,我们先回家。回头大姐去找老蒋……”宋蔼龄连哄带劝地说。
孔祥熙此时也在旁敲边鼓道:“这介石也是太霸道啦!有什么事大家可以商量嘛,干什么封人家门呐!走,子文,先回家。回头让你大姐去找介石评理去。”说着,孔祥熙硬拽着宋子文上了车。
宋子文无奈,只好先随大姐和姐夫回了孔家。在孔府吃了饭后,宋子文不愿听大姐唠叨,就起身回到母亲那里。结果,没消停上多一会儿,大姐宋蔼龄、小妹宋美龄以及两个小弟宋子良、宋子安就走马灯似的过来看他,大姐和小妹还相机继续给他洗脑。最后,把宋子文烦得没办法了,他就索柱倒在床上来个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就这样,在蒋介石的威逼利诱的巨大压力下,宋子文硬是坚持了一个多月,硬是没有妥协。
转眼到了1927年的6月上旬。
一天,一位美国记者到宋府来找宋子文。原来,他就是受宋庆龄之托,专程来上海看望宋子文的希恩先生。两人寒暄过后,希恩先生开门见山,转告宋子文说他受了宋庆龄的拜托,准备接宋子文前往武汉。当即希恩先生对宋子文说:“我们一同走,我会保证宋先生的安全万无一失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