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1 / 2)

+A -A

        蒋介石紧张兮兮地说:“但是,你不了解,你之所以必须远走美国,亦是宋蔼龄的条件之一。你如果仍留在国内,全盘交易就会告吹!

        然而就当陈洁如在美国上岸时,她又看到一则新消息:

        美联社1927年9月19日上海电讯——据引述,前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将军于新近在奉化一次记者访问中,宣称本月早些时候自中国搭乘杰克逊总统号前往旧金山之妇人并非其妻。蒋对指述此妇即为其妻,认之为政敌之虚构,旨在以任何手段,使其难堪。蒋并称,他不认识该电讯所述之“蒋介石夫人”。

        陈洁如当时在愤慨之余,还以为那是蒋介石不得已而为之。不料10天之后,她到纽约中国领事馆取信,一位副领事冷漠地告诉她:“请不要让您的私人信件寄由领事馆转交。我们只办公事,希望您了解我们的处境!”

        陈洁如愤怒了:“这算什么?我是一个中国女子,在美国你竞这样对我说!我离开上海时,还没有纽约的地址,我母亲给我写信,除了寄给这里的领事馆转交外,怎么会知道寄往何处?我还以为领事馆是为国民服务的地方呢!”

        “您不必担心。”副领事说,“令堂已经收到通知,她将把你的补助费和信件直接寄到您的私人地址:河边大道301号,这个地址对吗?我很抱歉,我们没有时问处理您的任何私人事务。我们在领事馆无法为您做什么。我们是奉命行事。”

        “奉谁之命?”陈洁如很想知道。

        “南京来的命令。”

        “原来如此!南京何人,是蒋介石吗?”

        “我们奉命不能说。”

        “那么,是那个女人的命令?”

        “那不是我说的。请不要错引我的话。我恳求您了!”

        回到住处,陈洁如把自己在领事馆的遭遇说给张家两个女儿,她们也义愤填膺,并怂恿陈洁如向蒋介石报复——“你没有正式离婚,你还有你的权利,打电报给蒋介石,把心里话说给他,让他受煎熬。或者向新闻界说明真相,让新人夫妇不得安宁!”

        “好吧,让我想想。”陈洁如无法把幕后的交易说给她们,而且她还抱有幻想,真的希望5年后能回到中国,回到蒋的政府里做事,并与蒋介石再续前缘。

        4.依旧是夫贵妻荣

        当年蒋宋结缘,说明了宋蔼龄的超前眼光,以及她对形势的真知灼见。作为宋家长女,她敢当家作主、力排众议,再一次显示了她的胆识过人。

        蒋宋结缘,蒋家受益,宋家沾光,可谓真正实现了“蒋家天下陈家党,宋氏姐妹孔家财”的蓝图。随着蒋氏政权后来的水涨船高,宋蔼龄当年虽然没有当上第一夫人,但是她使自己的丈夫确也青云直上、官运亨通。

        1928年2月,孔祥熙被蒋介石任命为南京国民政府工商部长,并当选为国民政府委员。

        1929年3月,在国民党的“三全大会”上,孔祥熙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1930年12月,南京政府将工商、农矿两部合并为实业部,孔祥熙出任实业部部长。

        1931年11月,在南京召开的国民党“四全大会”上,孔又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旋于1933年取代宋子文,独掌了财政大权。

        1938年1月,孔祥熙又出任中央常委、行政院长兼任财政部长、中央银行总裁、农业银行董事长、四行联合办事处副主席,进而成为蒋介石政权的核心成员。

        于是历史把他推向仕途的顶峰,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又一风云人物。

        1928年底,北洋军阀的割据基本结束,南京政府名义上统一了中国,但并不太平;蒋介石一上台就被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人民革命力量所反对。当时在国共两党一场势不两立的政治斗争和军事较量之外,国民党内的汪精卫系、胡汉民系及地方实力派亦不断围攻蒋介石政权。直到1930年10月中原大战结束,地方实力派对南京政府的军事威胁才告解除。再到其后的“九·一八事变”和“—·二八湘沪抗战”时,汪精卫。胡汉民、西山会议派骨干及地方实力派对南京政府的政治威胁才告停止,于是蒋介石的“龙椅”才算放稳。在那4年间,孔祥熙为新生的蒋介石政权出力甚多。论本职工作,只因南京政府忙于军阀混战,经济建设无大作为,因而主管经建的工商部长和实业部长无辜可做,故孔氏时常另有重任,奔走于各派政治和军事力量之间。作为蒋介石军事打击之外的第二条战线,当时中央军发射的是枪弹,而孔祥熙发射的则是“银弹”。

        当时孔祥熙有使用金钱收买对手的条件。新军阀混战和国民党内让本无本质之争,只是权力、利益分配不均所致。因此只要谁开的价码合适、提供的金钱和职位称心,对手就可以握手,对立就可以并立。有金钱可以发挥作用的场合,还要有“钱源”。孔祥熙利用掌握国民党财政的便利,倾中央财政慷国家之慨,为蒋介石一人服务,专营收买政敌或对手的勾当。当时,孔部长的“银弹”击中不少地方实力派的主将,进而大大缩短了蒋介石收编作乱军阀的周期,减少了军事“围剿”的难度。

        当年“九·一八”事变”和“—·二八淞沪抗战”发生后,已把中华民族推到最危险的关头,但蒋介石却没有因此停止“围剿”红军,他继续打反共内战,叫嚣“攘外必先安内”。可是,此时统治集团内部却开始发生变化。日寇侵略缓和了当时国民党上层争权夺利的矛盾,南京政府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统一和合作局面,蒋介石的领导地位亦开始走向稳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宋氏家族全传 第67章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