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即可航行50吨位的船舶。
8月18日,黄河水涨旋又决口,河南、山东暴雨成灾。
同日,浙江暴雨成灾,告急……
当时,一封封告急电报如雪花般落到南京政府的办公桌上,一时忙坏了国民党政府的大小官员们。这些官员平时“火上房都不着急”,眼下却全都绷紧了神经;机要室接收电报的小姐们,也没有了往日的微笑,甚而有的在偷偷抹眼泪,因为她们的家乡如今已成泽国水乡……
后经统计核对,这次水灾面积共达8省;受灾良田达1.6亿亩;灾民达6000万人。其面积之大,灾情之重,确属民国历史空前。
此时,蒋介石正在江西大规模地“剿共”,自顾不暇,甚至还一个劲地向宋子文催款要粮。那段时间天灾人祸当前,着实令宋子文上火发愁不知所措。
宋子文平均每天要收到十来封来自全国各地的告急电报,要他答复要他处理。他的工作人员和他一起,陷入了忙乱之中,简直疲于奔命一般。
然而,有道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这众多的电报中,某日忽然有一封来自宋子文家中的急电。原来,宋子文的老母亲于当年的7月23日,在青岛病故。
如此国难未已,家难又来,仿佛雪上加霜了一样。
当下宋子文对老母怀有无限歉疚。在宋家6兄妹中他是长子,而在母亲病重时,他却没能在旁服侍尽孝。此真可谓是,国难当头之际,忠孝难以两全啊。
当即,为奔丧宋子文告假1个月,他把手头上的工作简单交待了一下,便回到家里准备动身。太大张乐恰当时正患病在身,因此无法同行,他只好和姐夫孔祥熙先走一步。
随即,宋子文一行经上海转乘飞机到了青岛。大姐宋蔼龄。小妹宋美龄和两个弟弟宋子良、宋子安正在焦急地等待着他。
“妈咪走了,我来晚了!”说完,宋子文大哭起来。
待宋子文瞻仰完母亲的遗容后,问道:“通知二姐了吗?”
弟弟子安说:“大姐不让通知,我认为不合适,就向莫斯科发了电报。可到现在也没回电,不知收到没有?”
“事不宜迟。先把母亲送往上海,然后再等她。”宋子文决定。
于是宋老太太的遗体由青岛运到上海,停放在西摩路宋家老宅,并在那里设下了灵堂。于是整个宽敞的房间布置得庄严肃穆,花圈摆满了四周,一直到外面的院子里。它们分别是孤哀子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孤哀女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以及两个女婿孔祥熙、蒋中正等家属和亲朋所送。
从花圈上这些显赫一时的名字上看,宋老夫人无疑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其身后的哀荣殊重和显赫不凡,实属中国近代史上所绝无仅有。
就在宋老太大遗体抵达上海的当天,孔祥熙也到了上海。当时宋子文想把母亲的丧事搞得体面一些。知道蒋介石在江西“剿共”,尚不知能否来到,便把小妹找来问:“委员长通知了吗?”
宋美龄回答:“通知了。”
“他能回来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