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为迅速赴美起见,即决定于近日启程。以中国现在之经济而言,农村破产,商业凋敝,通货咸流入都市;尤其是上海,生产力日益衰弱。其所以至此之原因,则为长江水灾、‘共匪’为患,及日本经济侵略我市场、武力强占我东三省。凡兹三点,皆中国因是而发生之特殊困难情形。然经济不景气,为全世界普遍现象,不仅中国如是,即以号称富有之美国,亦难免于此。故欲解决国内经济问题,决非各国力量所能办到。中央此次派兄弟前往出席,亦即欲解决国内经济困难,必须与全世界共同解决之意。但此去决不是去求于人,因为中国有广大之土地,有四万万人口,为世界最广大市场,于挽救解决经济危机,将有极大之贡献于世界。故可与各国开诚相见,互相交换意见,讨论解决办法。
4月17日上午,宋子文又往蒲石路与汪精卫再度洽商。最后向汪辞行时,汪精卫对宋子文说:“我建议你最好走前,到江西与蒋先生一谈,听听他的意见。”
宋子文说:“只是明天的船票怕来不及了。不行的话,我就电告一下吧。具体事情,回头请你代转吧。”
汪精卫当即点头同意了。
“总统”号客轮经过半个月的日夜航行,于1933年5月4日抵达美国西部城市西雅图。宋子文一行稍作休息,然后从西雅图转乘火车去了华盛顿。
在华盛顿作为异国宾客的宋子文,受到了美国政府方面热情的接待和欢迎。
当时在车站,宋子文发表了简短而精彩的讲话,表明参加此次会议的诚心与态度。面对着前来欢迎的美国公众,他说:
华盛顿是美利坚共和国的首都,也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城市,我预祝各国首脑会晤在这里成功。中国朋友怀着真诚而来,将就最大之可能范围从事合作,借此增进世界和平,从而谋世界之福利。为了世界也为了中国……
宋子文一行到达华盛顿的当日中午,十分好客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就在白宫为宋子文一行举行了接风宴会,并且气氛祥和友好。
席间罗斯福总统说:“宋院长,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们同是哈佛大学的校友,同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
“没错,不过我学的是经济管理学,比阁下低两届。在校时,我还对总统阁下有印象呢!比如阁下的口才真是令人叫绝。有一次演讲会,阁下一口气讲了2个小时,十分精彩。”
“真想不到,您还对母校的印象居然还是这样深啊。”
翌日,罗斯福总统代表美方与宋子文的中方代表举行了第一次会谈,会谈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
首先罗斯福总统说道:“中国的安全是远东经济恢复的前提,美国愿意对中国提供援助,并想以提高银价为前提条件,本着双方互利互惠的原则,推进美国对中国的商品进口。”
宋子文说:“中国也处在特殊的困难时期,中国要发展,也必须实行门户开放。平等互利应是我们双方的原则。”
当时经过两次会谈,确定了美国对中国经济援助的具体项目与措施。
会谈期间,宋子文心血来潮,自作主张与美国财政善后公司董事长琼斯签订了5000万美金的棉麦借款合同。该合同的主要内容为,美国财政善后公司,借给南京政府5000万美金,合中国当时流通货币2亿元;不支付现金,而是用此款购买美棉与美麦。其中五分之四用于购美棉,五分之一购美麦。合同指定由中国的卷烟、麦粉、棉纱、火柴等5项统税收人作为担保。从协定达成之日起,中国政府即可按商定的使用办法支用此项借款,但只能转帐订购美国棉、麦;而自货物启运时起,即从借款内偿付货物的10%,以后于90天内再支付15%,余额在3年内分期偿还,给息5厘。
这就是当年人们所说的宋子文“棉麦大借款”。
白宫会谈后也发表了新闻公告称:罗斯福总统与中国财政部宋子文部长以积极及圆满之态度讨论了若干重要经济问题,并在合作方面取得了成功。
然而随着电波,此一消息在中国国内引起大哗。一时间,反对的有之,赞成的亦有之。众说纷坛,沸沸扬扬。
由于宋子文在南京主政7年,树敌不少。因此当时有人攻击说,政府并没有授予他此项使命啊!名日借款,实为借粮。借粮还要付利息,况且那粮是美国的过剩产品呀。还有人说,这不是美援,而是援美,宋子文是上当受骗!也有人说,应该立即停止这种损国损民的作法。没有立法院认可,一切协议都是无效的等等。
当时胡汉民则致电孙科,反对此项借款,谓“此事关系党国前途极大,不能不为兄等言之:一、凡一国国债关系人民负担,未有不经立法机关通过而成立……二、政府成立22年,从无预算案。今既云收支适合,则何需秘密借款至2万万之巨?三、谷贱伤农,今此巨量棉麦输入,究将何用?弟以党员立场,不能不严重反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