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来香港后的心情,顿时就像明净的天空一样,愉快起来。
1938年3月,在香港的宋庆龄接到了一个通知,邀她到武昌出席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同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的何香凝也接到了通知。当时去还是不去,两人商议后决定,不亲往参加,但要密切注视会议的动向。
国民党的此次会议是在当时国民党的临时首都武汉召开的,会上通过了一个宣言和一个重要文件--《抗战建国纲领》。会后宋庆龄仔细审读了这些文件,她感到国民党在抗战问题上已经有了一些进步,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但同时在很多问题上,又显得极不彻底。为了促进国民党继续向进步的方面转变,阻止其向反动的方面倒退,宋庆龄与何香凝对这两个文件进行认真研究后,决定联名发表一个声明。
于是在香港一所普通的房子里,这两位现代中国社会的伟大女性坐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开始起草她们的重要声明。
“国民党既然自己提出了一个包含进步因素的纲领,那么就等于给了人民一个合法斗争的武器,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武器,推动它前进……”宋庆龄说。
“是的,这个纲领还可以按进步的立场去解释,用这个纲领去对国民党进行监督……”何香凝也表示了差不多相同的意见。
“好!这个声明的题目我已经有了!”宋庆龄立刻笑着说。
“哈哈,肯定要有‘拥护抗战建国纲领’这一句!”何香凝也说。
“‘不错。我想的正是《拥护‘抗战建国纲领’,实行抗战到底》这个题目,你看怎么样?”
“好!我们的文章就做在这个‘拥护’上。”何香凝击掌叫好。
“我们要首先肯定临时代表大会制定的这个纲领。嗯,写上
一、重振党纪,严厉制裁一切偷生怕死、贪污舞弊。欺民枉法之负责党员……。
二、尊重民意,实现民权,彻底取消一切有形或无形压制民意、妨碍民权之法令。
三、……停止任何方式之党派斗争,务使全国人民一致精诚团结。
四、时刻不忘民族国家之耻辱,胜困不骄,败亦不馁,贯彻抗战建国之目的,切勿中途易辙。凡稍得胜利,即妄冀和平,实为屈辱之主张,犹应坚决反对,勿使我民族国家,重陷万劫不复之地。
五、严防敌寇阴谋,勿中其一切挑拨利诱之伎俩,务使其不战亦能灭亡中国之毒计无从实现。
六、严厉执行剥夺从事傀儡汉奸者之公民权,没收其全部财产,如身为党政负责人员,犹应加以严峻之刑律。
七、勿忘全国同胞在被占区域或作战区域……种种惨痛,……党政当局,贵能牺牲少数人之安荣利禄,而以解除全国人民生活苦痛为前提……救济难民,抚慰流亡,优恤阵亡将士家属及死难同胞,取消与禁止一切苛捐杂税及高利贷,斟酌情形豁免赋税或减低租税……等等,当努力实行,务使全国同胞乐于追随吾党,抗战到底。……
当时,宋庆龄一口气竟说出了7条建议。
何香凝听完,故意喊起来:“好啊,你这哪里是什么宋何的七条建议,分明是中共提出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翻版!”
“翻版怎么样?就是照着抄过来也无不可,关键是看说得对不对,中共的主张有利于国家民族,我们当然可以汲取其精华部分,广为宣传!”宋庆龄雍容地笑着。
“这回老蒋看了我们的声明,肯定又要心里叫苦,口里骂娘啦。”何香凝说。
“我们拥护他的纲领,他要敢骂娘,就等于在全国人民面前表明他的纲领是虚伪的。我看他没有这个胆量!”宋庆龄倒胸有成竹的样子。
“他当然不敢在公开场合骂,要骂也只能关在自己的斗室里骂。”何香凝又笑着说。
“如果他关在自己屋子里骂,那是自骂自听,等于骂他自己。但在全中国全世界面前,我们这个声明一定会产生强烈反响的!”宋庆龄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