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1 / 2)

+A -A

        于是乎男的、女的、穿长袍的、着西装的、黄皮肤黑头发的、高鼻子蓝眼睛的、拎兜子的、挎相机的,一时间都一个方向地往这家饭店跑。早来的,涌到了门口;晚来的,挤在了街上;有办法的,守住了窗户;随大溜的,伸长着脖子;脑袋灵的,亮出了“派司”要求进去;主意稳的,选好了地形就在外面死等,不信她们没有出来的时候。

        其实不必再看到三姐妹了,只这个场面当时就是一件大新闻,足以说明三姐妹的影响力。人群占据了道路,阻塞了交通。没有人抱怨,后来者一问明原因,也立即加入了这个浪潮。人们越聚越多,场面越来越大。

        宋庆龄自上海沦陷后来到香港,活动不少,人所共知;宋蔼龄在武汉失守后寓居香港,可她不担任公职,知者甚少;至于本该呆在国民党的陪都重庆、呆在那个蒋委员长身边的宋美龄,何时来的香港且来香港何为,人们就更不知晓了。

        此时,三姐妹确实在这家饭店里面。不过她们相聚不是私人的宴会,也不是单纯来叙姐妹亲情,而是为着中国的抗战大业才来相聚的。聚会也并非只有三姐妹,还有香港各爱国团体的一批人士,不过即使在名流面前,人们注目的焦点也还是宋家的三姐妹。

        她们仍是按着“大让小”的原则,由宋美龄首先讲话。就见宋美龄穿着黑绸绣花中式旗袍,旗袍两侧的开口一直到膝盖,她优雅敏捷地走上主席台,黑亮的眼珠先向会场扫视了一下,她不马上开口,为的是让与会者更好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同时她也用这一瞬间向人们传递一种信心。终于她开口了,她没有讲太多的道理,而是用一种十分赞赏的口吻高度评价了二姐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的工作,称赞保盟和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即工合)为宣传中国抗战形势、联络海内外朋友、募集抗战物资、救助战争难民所做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这几句话引起了长时间的鼓掌,保盟自建立以来,这是第一次得到国民党权力圣殿的首肯。以往,国民党政府官员对保盟和工合都采取回避的态度。宋美龄赞扬保盟之后,又特别请求二姐宋庆龄,提出由保盟对她刚刚宣告成立的“伤兵之友社”香港分社的财务帐目进行审计,这也是证明保盟在处理捐赠款物时是公正、廉洁的。

        宋庆龄依然是那么庄重、娴雅,她首先呼吁人们支持宋美龄领导的伤兵之友运动。接着她提出,刚刚成立的伤兵之友香港分社,应该由大姐宋蔼龄担任主席,她称赞大姐早在民国初年担任孙大总统秘书时,就显露了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近年虽没有担任公职,但她筹组实业,发展经济,运筹帷幄常操胜算,因此担任这个职务,没有比她更合适的人选了。

        此时的宋蔼龄已不像两个妹妹那样年轻美丽光彩照人,但也有她的大家风度,她的手指上戴着钻戒,脑后的发髻上更有一颗硕大的珍珠,显得是那样的雍容华贵。她和两个妹妹一样,都穿中式旗袍,这大概是为了表明一种恪守中国传统的姿态,表明一种与异族侵略者势不两立的心境。她在抗战初期参加了宋庆龄筹组的妇慰会,而宋美龄是这个全国组织的领袖。她也为抗战捐出了不少钱财,并博得了很好的名声。她在讲话中没有提自己过去所做的工作,而是称赞两个妹妹对中国抗战的贡献,表示自己今后要多做工作。

        共同抗日的大目标,弥合了她们之间的政治鸿沟。

        这一天是1940年3月12日。

        这一次,是抗日战争期间人们看到的三姐妹在公开场合的第一次集体出现。

        在当年宋美龄还没有成为蒋夫人的时候,人们对她没有过多的关注,即使她与两位姐姐同时出现在什么地方,由于她不代表什么政治势力,人们所感到的也只是一位漂亮姑娘而已,不会有人注意。而在她成为蒋夫人之时,宋庆龄已经和蒋介石势不两立了。蒋介石和她虽一再想与宋庆龄公开地出现在一起,以此证明蒋介石是孙中山的合法接班人。就是说,取得孙夫人对蒋地位的承认,宋庆龄却一直小心提防,从不给蒋介石这种机会。而且,连与姐妹同时公开出现在一起的事情,也几乎没有过。所以,难怪这一次特别引人注目了。

        三姐妹公开出现在一起,于宋蔼龄和宋美龄都是企盼已久的事情,但总是因为宋庆龄的拒绝而不能实现。这一次,在香港宋庆龄提议以这种方式的聚会,宋蔼龄和宋美龄当然都非常愿意合作。

        宋庆龄选择这个时机,这个场合,与大姐和小妹公开出席一个集会,是颇费了一番考虑的。

        抗战以来,国民党中有一个坚持对日投降的集团,它的首领就是当年曾行刺清摄政王并以此为资本,骗得很大名声的汪精卫。汪精卫曾是国民党中著名的左派,担任过武汉政府的最高领导,当年曾与蒋介石分庭抗礼。但在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不久,他也随之叛变。在那以后,他在国民党中地位总是次于蒋介石,但他因为早年的光荣历史和追随孙中山的资格比蒋介石老,而又非常自负。希特勒在欧洲挑起战争后,有段时间英美帝国主义为了保护他们自己的利益,避免两面作战,策划了“远东慕尼黑”阴谋,妄图让中国投降日本,让日本从而北攻苏联。当蒋介石还在犹豫的时候,汪精卫却悄悄从重庆逃出,经昆明到了河内,然后再转回上海,响应日本首相近卫的对华诱降声明,准备组织汉奸卖国政府。当时对汪精卫的卖国活动,宋庆龄一直十分关注,随时给予揭露。针对汪精卫为掩盖卖国活动,一再侈谈三民主义,甚至打出“爱护孙先生所手创之中华民国”的旗号,宋庆龄发表讲话,揭露汪精卫历史上就曾多次怀疑三民主义,当年就曾受到孙中山的斥责。她说:“中山先生离开南京时,曾对其党内同志数人,表示失望;现全国人士,均对汪精卫失望,此国家叛徒,竟敢盗窃中山先生之遗教,其恬不知耻,有如此者。”但是汪精卫的卖国活动,仍然变本加厉。也就是在这一天,汪精卫又宣布了一个中日“和平建议”,既是她准备正式卖国的声明,也是对重庆政府提出的带有奴役性的停战条件。当时,正是为了在上层团结蒋介石,使他信守抗日诺言;为了显示广泛抗日统一战线的力量,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日信心,宋庆龄才特意安排了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三姐妹聚会,并有意使它带上某种神秘色彩,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汪精卫选择这一天也是颇费了一番脑筋的。因为这一天是孙中山逝世15周年忌日,他仍企图使自己的卖国行径能打上继承孙中山的幌子。

        宋庆龄却比他棋高一着。孙夫人还在,只有她对孙中山思想的解释是权威的,其他人休想冒名贩卖私货。

        看到门外引来那么多人观看,各报纸电台纷纷抢发新闻,宋庆龄会心地笑了。这就是说,她独具匠心安排的这一幕,成功了!三姐妹香港聚会的新闻,给了国内民众和国际观察家一个信号,中国国内各派抗日力量的团结更加坚强,统一战线更加巩固,汪精卫汉奸集团的卖国行径在中国掀不起什么大风浪,中国仍然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战场!

        也是天缘凑巧,宋美龄这次到香港本是治病的,没想到倒成就了这么一件好事,演出了这么威武的一出活剧。在国家危难的关键时刻,能以自己姐妹的活动发挥如此重大的作用,宋家的三姐妹情不自禁都笑了。

        这是雨季到来之前一个难得的好天气。

        宋氏三姐妹不事张扬,这天一大早就来到香港启德机场。她们边走边谈笑,既有童年那些可笑的轶事,也有分离时各自遇到的一些奇怪的遭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宋氏家族全传 第117章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