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去海城 (1 / 5)

+A -A

        周秋萍也觉得不能迟。

        她也不清楚倒卖国库券的红利期究竟能持续到什么时候,她只知道自己必须得动作快。

        这个时代的聪明人实在太多了。即便他们没有重生的优势,国库券市场上照样诞生了众多百万富翁。

        周高氏絮絮叨叨,不愿意她出门:“你也讲了,菜籽饼的生意做得好,每天也有上千块钱的收入。这么安安稳稳的买卖不好吗?你非得东奔西跑,一个女人在外头多危险啊。”

        周秋萍吓唬她:“你今天挣钱了,明天人家发现这事儿特别来钱,收回去自己做怎么办?狡兔三窟,永远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笼子里。”

        周高氏吓了一跳,立刻东南西北都拜拜。请求各路神明千万不要听这丫头胡说八道。就让她长长久久地做这安稳的菜籽饼买卖吧。

        周秋萍咬咬头,从屋里翻出了旧报纸给阿妈看:“你瞧瞧,各地国库券的收购价格是不一样的。经济发达的地方像海城,人家有投资国库券的意识,愿意买的人多,价格就涨得快。往内陆地区走,经济越是欠发达,国库券越是出不了价。三文不值两文就卖了。挣这个钱,是国家允许的。咱们多攒点钱,以后就是生意出问题了,我们还有能力缓冲,再寻其他挣钱的买卖。”

        周高氏忧愁:“你又没坐过火车,你一个人跑那么远的地方我哪放心啊?”

        周秋萍哭笑不得:“有啥好不放心的,凡事都有第一次。我以前还没做过买卖呢,不也自己做出来了吗?那会儿天不亮,我就一个人骑车在路上跑,我不怕啊,我照样怕的要死。反正海城也不远,坐火车一天就到,完了我就回来了。”

        周高氏还是忧心重重。可猪油渣生意说没就没的事让她充满了危机,她也没办法肯定菜籽饼能倒卖到什么时候。

        不行,还是要多想想。一方面多跟些村子建立合作关系,另一方面还得扩展货源。

        像猪饲料,除了菜籽饼之外,豆饼花生饼什么的应该都可以,她还要再打听打听,看看这部分生意能不能做。

        周秋萍趁

        着阿妈走神的时候,赶紧收拾行李。

        周高氏看她要拿那个大旅行包,顿时吓了一跳:“你作死哦,你拿这么多。你少拿点出去探探路。”

        “多拿就多挣一份钱。时间就是金钱。”

        周高氏毫不客气:“你拿得动吗?你胳膊使得上力气吗?”

        这还真说到了周秋萍的痛点。肌肉拉伤,不是三五天就能养好的。她现在年轻,要是敢不当回事,以后落下病根,有她吃亏的日子在后面呢。

        周秋萍只能咬咬牙,恋恋不舍地扒拉出一半,只带40万走。结果阿妈看到之后,愣是又从里面扒拉出10捆,剩下的也就30万了。

        周秋萍无语:“你这也太夸张了吧?”

        当妈的人却严厉的很:“你别拿自己的身体不当回事。这么重拎坏了胳膊怎么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八零年代女首富 50、去海城 (1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