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你可真是人才 (1 / 7)

+A -A

        周秋萍本来没指望可以和部队签协议。事实上,即便协议拿到手,对方翻脸了,她也没底气鸡蛋碰石头。

        自古以来,民不与官争,是经商的真理。

        只是卢老师愿意跟她签协议,好歹证明对方不是说说玩玩,是想正经做这件事。她心中自是感动。

        “你们再跑一趟吧,去武汉换国库券,然后再卖掉。”

        周秋萍笑着答应:“保准完成任务。”

        这回和她一块去武汉的还是余成,只不过资金翻了倍。箱子里装的不再是43万,而是整整100万。

        因为这个时代异地取款十分麻烦,所以他们还是随身携带现金。

        两人级别都不够,虽然周秋萍愿意掏几百块钱的软卧票,但他们还是只买到了硬卧。

        好在从苏城去武昌,特快列车开16个小时就到。

        周秋萍在基地住了一夜,早上又吃了一碗小馄饨两个汤团的早点和大米饭配炒菜的午饭,再收拾下东西,就赶紧出发去火车站。

        硬卧车厢环境要比软卧差多了,车上的人也多。有人席地而坐打扑克,也有人干脆摆出了麻将牌。哗哗的洗牌声伴随着况且况且的车轮声吵得人连单词都没办法背。

        周秋萍绝望了,只好拿出计算机书慢慢啃。

        她不指望自己天赋异禀,可以自学成才。她只是想借助书本的催眠功效,先把自己糊弄到睡着,也省得闻人家臭脚丫子的气味。

        余成一直闷声不吭看着窗外。瞧她手上换了本书,他才开口:“你不背英语了?”

        周秋萍头都没抬:“你要吗?你自己拿吧。”

        八十年代流行学英语,愿意学英语的人在这个时代被视作上进的象征。

        余成没有伸手,反而继续问:“你在学电脑?”

        “随便看看,我不太懂。”

        余成却来了兴趣:“哪里不懂?”

        周秋萍这才抬起头,颇为惊讶:“你会?”

        他笑得颇为矜持:“学过点,略懂一二。”

        哎呀,都说国人但凡要点脸还敢说自己略懂一二的,那基本到了大拿水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八零年代女首富 54、你可真是人才 (1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