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2 / 4)

+A -A

        好在冰室里虽然没有空调,电风扇吹着冷饮散发出的冷香也丝丝沁人心脾。椰子雪糕跟炸雪糕都别有风味,很值得品尝。

        周秋萍听余成和陈自力聊天,大致推断出对方的家庭情况。

        家族里的三儿子,上面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下面还有个刚上初中的小弟和幼儿园没毕业的小妹,绝对算热闹的大家庭。

        人家是大朗人,就是那个以毛衫著称的东莞大朗。自从9年前港商进驻大朗开办毛织工厂起,大朗的发展就和毛衫绑在了一起。

        陈自力的父母属于悟性高的那一拨人,在香港人的厂里学了几年生产管理技术后,就用积攒下的积蓄购买了30台织机,开办自己的工厂。他们赶上的好时候,陈志力入伍前,家里的工厂还是小打小闹,全靠接港资企业不要的小订单过日子。

        等到今年他回家探亲时,才发现家里鸟.枪换.炮,工厂发展可以用蒸蒸日上来形容。

        连陈自力都开始动摇,他继续留在部队里有意思吗?要不还是听爹妈的话,回自家工厂帮忙。

        余成赶紧喊停∶"你回家干什么?你两个哥哥,一个姐姐还不够吗

        "哈,我二哥指望不上的,大学生,以后要做学问的。大姐出嫁就是外人啦,大哥说他一个人忙不过来。

        周秋萍心念微动,主动询问∶"那你家的毛衫贵不贵?问你进货的话能不能便宜点

        陈自力立刻笑成的开屏的孔雀,无比灿烂∶"我家的衫最靓啦!靓衫配靓女,肯定给靓女你最低的价。

        余成又想咳嗽,好提醒对方跟女同志之间的相处距离。

        这时冰室又来了客人,瘦瘦小小的,如果不是唇边冒了胡茬,光看身材,周秋萍都要以为他是小学生了。

        陈自力朝他招手∶"大只佬,这边啦

        周秋萍一口刨冰含在嘴里,差点儿没喷个天女散花。这些人是诚心的吧,故意反向称呼对方。

        大只佬却不以为意,上前先笑嘻嘻地夸奖周秋萍∶"靓女好像邓丽君啊。

        陈自力反对∶"明明更像山口百惠。

        余成不得不提醒他们关注重点∶"那个,国库券。

        大只佬坐下,老实不客气地干掉了一碗快要融化的刨冰,然后才提问∶"听口音,你们是北方人啊?也要来羊城倒卖国库券

        周秋萍笑道∶"对,我是江省人,听说羊城经济发达,想必国库券也热闹。

        谁知大只佬闻言两只眉毛立刻跳舞,十分惊异的模样∶"江省不是距离海城很近吗?靓女你收了国库券去海城买更方便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66章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