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秋萍等人忙着办理托运手续时,曹敏莉也在关心他们的情况。
"他们还有什么要求吗
"设有。"大堂经理毕恭毕敬地回答,"三位客人收下了补偿金,并且表示下次还会入住我们酒店。
她嘴巴抿了下,话到舌头又咽了下去。
曹敏莉疑惑∶"还有什么事
大堂经理摇头∶"其实也不是什么事。那位周小姐询问我们的歌厅是否对外出租。
曹敏莉微笑∶"她想投资
苏珊觉得有点荒谬,他们酒店虽然遭遇了次危机,但也不到要分租的地步吧。
大堂经理也表情微妙∶"这位周小姐好像想把歌厅改成卡拉ok房。说咱们酒店治安好,开在酒店里安全,还不怕没客源。
她当时听了一耳朵感觉这人倒是真敢想。
曹敏莉哑然失笑,不知道为什么,她突然间想到了自己昨晚去观看的大家乐舞台。
这位周小姐挺敏锐的,她迅速地捕捉到了深圳人对文娱生活的渴望
的确,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过程是先欣赏再加入。唱歌这事谁都能做,张嘴就来,不过是唱的好与坏的区别。
深圳改革开放也十年了,流行音乐对特区的浸淫也有十年。人们已经充分接受了这些,并且迫不及待地想要加入进去。大家乐舞台的火爆就证明了这点。
曹敏莉询问大堂经理∶"深圳现在有多少卡拉ok房?生意怎么样
大堂经理没专门了解过这块,不过她去过卡拉ok房,生意挺好的,一直都有人上台唱歌,每桌人均消费都达到差不多百元。
苏珊惊讶∶"生意这么好
曹敏莉微微笑∶"我还没见过深圳的卡拉ok。苏珊,你安排下,我们今晚去看看。朱经理,麻烦你给我们当向导了。
大堂经理赶紧按捺住激动的心情,立刻点头答应。
曹敏莉接了大堂经理递上来的签报,目光扫过签报内容,忽而一愣∶"周秋萍
大堂经理点头∶"是周秋萍女士、余成先生和陈自强先生三位客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