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装了一车又一车下脚料,一直到天黑后,门卫和仓库保管员还在帮忙清花生饼和豆饼。
谁知道领导的疯要发到什么时候,说不定明天又发话,其他所有的下脚料都不准卖了。领导福利待遇好,当然看不上卖油泥的三瓜两枣。他们普通职工不嫌弃呀,能拿到手里的钱才是自己的呢。
周秋萍看时候不早了,和周伟打招呼∶"那你路上小心,我先回去了。
周伟赶紧示意∶"你忙。
今天的事让他受到了极大的刺激。拖了这几个月的菜籽饼,他原本心思已经渐渐活动起来,想着能不能出来单干。
后来被他爹狠狠骂了一顿,他才没敢提这茬,而是建议搞拖拉机合作社。
但他心中的小火苗从来就没真正歇过。
直到今天,人家榨油厂大门一关,说不卖给他就不卖给他,他才真正慌了。
原来他以为早就打点好的门路,门锁一直在人家手上。他能不能把这生意做下去,全看人家高兴不高兴。
最后还得秋萍出面,另辟蹊径。不然他都不知道这事要怎么收场。
连一下子出这么多货,要怎么和下线交代,也是秋萍教他的。
就说榨油厂的下脚料也要涨价,趁着年前,一次给他们多拖点,省得到时候大家吃不消。
反正现在天冷,豆饼花生饼不容易坏。
至于为什么不是菜籽饼,你也不看看现在几月份了,油菜又是几月收的。现在当然是榨花生油大豆油的时候。这可是好料,要不是快年底了,大家又熟,还不好买呢。人家以前都是卖给养殖场的。
周伟背了一通,跟周秋萍挥手道别时,诚心实意地保证∶"你放心,你家里我阿妈他们会看着的。杀年猪还是给你留半扇肉?要不要给你把香肠也灌了
周秋萍点头∶"好啊,那麻烦我婶婶了。多灌点,肥肉瘦肉各半,蒸出来才香。
她骑自行车回小院,天都黑了。
周高氏听到车子动静,立刻跑出来喊∶"怎么样啊?怎么到这时候。
"先把菜籽饼换成了花生饼和豆饼,后面再看。只要榨油厂不上赶着讨好,估计过年前没事。等开过年来再说吧。
过了年,赵家还能不能这么嚣张,要两说呢。
周高氏招呼她进屋吃饭,又开始絮叨∶"冬至一定要多烧点纸钱,让老祖宗保佑我们太太平平的。明天我就去买草纸,多折点元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