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办个杂志 (1 / 4)

+A -A

        既然硬件软件条件都有了,周秋萍就开始行动。

        她可以出钱买创刊号,她可以掏钱发稿费,她还能想办法敲定印刷,她甚至已经想好发行渠道。

        印好的杂志就摆在米瑞克的店面里,搭配着打口带供顾客食用。

        前期免,费,就当是为卖磁带做宣传,购买磁带的人可以获赠一本。

        等形成气候读者变多后,那就可以正式上架卖了。

        但这些后勤工作她能做,具体编杂志的活她却没办法越俎代庖。

        不懂就是不懂,她不可能因为当上了音像店的一把手,就什么都会了。

        这种事,还得找懂行的人。

        周秋萍考虑的第一个人选就是文艺兵何谓。

        对方在文工团搞宣传工作,而且还负责编辑一本内部杂志,完全专业对口。更妙的是,他对欧美流行音乐以及摇滚乐如数家珍,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专业人士。

        由他出头办杂志,介绍欧美流行乐,再合适不过了。

        周秋萍过去找人,开门见山说了来意。

        何谓正在给米瑞克音像店做宣传海报呢,音像店的宣传资料都外包给了他。

        一听周秋萍的设想,他就激动地拍大腿,竖起大拇指道∶"周经理,还是你这个,干就干大票。咱们在这方面就是一块荒漠,我只在莫里斯.迪克斯坦的《伊甸园之门》和威廉·曼彻斯特的《光荣与梦想》看到过一点西方音乐的介绍,还有就是《音像世界》里面提到的三言两语。太少了,完全不够。真正热爱音乐的人根本得不到任何口粮。倒是一群附庸风雅的家伙在那里上蹦下跳,贻笑大方,也不嫌丢人。

        周秋萍赶紧打断他的滔滔不绝∶"现在让你办这杂志,有什么难处吗?你要提就尽快提,我希望过年前能有一期杂志出来,里面介绍的歌手,米瑞克音像店要有卖。

        何谓点头,想了想,开始掰手指头∶"一个是钱的问题,印刷厂什么的我都能联系到,以印内部杂志的价格搞定不成问题。但还是得有启动资金。另一个就是撰稿人的问题。我这边可以联系些朋友帮忙写稿,你那边如果有合适的人,也得招呼他们投稿。让他们大胆点儿就写自己最喜欢的乐队和歌手。文笔不好没关系,只要有真情实感在,我给他们润色也无所谓。

        两人商量了一会儿,暂定杂志名称为《欧美乐坛》,朴实简单又直接。稿费为5块到10块钱不等。待到正式发售杂志,再提稿费。至于编辑,以他们现在的情况请全职不现实。兼职编辑可以撰稿挣稿费,除此之外,每个月再拿30块的生活补贴。

        至于杂志编好后,首印数目暂定五千。按照米瑞克现在的出货量,这么多杂志送出去应该不成问题。

        当然,多印也没问题。

        但是,要控制成本啊。每本杂志都是真金白银印出来的。白送的话,即便知道是在打广告,周秋萍也肉疼。

        况且送的太多了,就不稀奇了。

        双方商定后,就各自忙碌。

        距离春节不到三个星期,想要年前把杂志办出来,一个礼拜内就必须得定稿。

        周秋萍给王老师打电话,对方第一反应是拒绝,理由是她不会写文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126章 办个杂志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