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1 / 6)

+A -A

        一顿饭,吃的周秋萍和曹敏莉相见恨晚,吃的陈自强直接眼睛变成了蚊香圈。

        天哪!他今天真是开眼界了。

        什么教育地产、运动地产还有艺术地产、旅游地产,五花八门,听得他头都晕。

        最让他佩服的是,周经理不愧是搞销售的优秀人才。

        人家香港老板说大陆对报纸广告管控太严格,她想在报纸上打广告,一直审批不通过,问周经理有没有什么门路

        结果周经理反手就给了她解决办法。

        大陆报纸广告不好上,直接在香港打呀。反正别墅的主要销售人群也在香港。而且眼下深圳也有不少生意人会想办法弄香港的报纸过来看,好寻找商机,一份报纸就能起两种宣传效果。

        她还给曹总出主意,大陆报纸如果上不了硬广告,那就上软广告。通过副刊文章,夹带私货,将广告内容糅合进去,宣传效果说不定比硬广告更好。

        陈自强都难以理解,这位周经理真的不是什么商学院的高材生吗?怎么这么会做生意

        照他看,她不应该搞贸易,她应该专门搞广告策划,这样肯定能赚得盆满钵满。往前数十年,大家还没广告的概念。可现在,广告可是风生水起的新兴行业,可有前景了。

        周秋萍笑道∶"没什么了不起,说穿了就三板斧而已。

        她不对曹总藏私,一来的确感激对方当初的出手相助;二来她自己现在又没能力开发房地产,她挣不了这份钱,就让看得顺眼的人挣呗。

        到时候对方盖出了合乎她心意的别墅,她也能实现自己在深圳买别墅的夙愿啊。

        陈自强竖起了大拇指∶"你可别妄自菲薄,你这三板斧呀,够多少人吃一辈子了。

        那边苏珊也在向曹总表达自己的惊叹∶"没想到大陆人这么会做生意。

        刚才那位周经理和曹总聊天时,她一直竖着耳朵,生怕自己会错过营销的金点子。

        样板间什么的倒还好,她感觉没那么新奇,现在已经有地方做。但售楼处的概念让她耳目一新。

        依据眼下香港的卖楼模式,是房地产公司的职员先在公司里接待顾客,然后再带人去现场看房。

        可周经理说那样会错失很多顾客。人们一般情况下是看到实物才会产生购买兴趣。

        如果售楼处就在施工现场不远处,然后又配备了样板间。那么人们即便看不到盖好的大楼,只依靠样板间和销售人员的沙盘推演说明,也能想象将来自己的家究竟是什么模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136章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1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