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在的皇帝刘宏继位,整个朝堂核心已是腐朽不堪,卖官鬻爵之事频出。
而一名名为王五的奸商,便吃上了这波时代的红利。
他本是靠贩卖私盐起家,后有了本钱,又做起了倒卖人口的皮肉生意。
虽说害了无数人家家破人亡,他却确确实实地存下了一笔不菲的银子。
趁着买官浪潮兴起,他也将那笔沾满了无数人血的积累拿出,换了北方一个小县的县令。
甚至找了个读书人,在一堆他不认识的字中,挑中了一个看起来颇为复杂的“锲”字,扔掉了原本诨号一般的名字,改名王锲。怀着自己也算得上文化人了的欣喜,走马上任去了。
小城位于冀州、幽州两州交界之处,地处偏远,政令难及。
大字不识一个的王锲立马成了这里的土皇帝。
赋税翻三倍,两成交朝廷,八成分同僚,剩下多出来的两倍全入自己兜。
可这里毕竟只是一个偏远贫瘠的小城,就算他再如何压榨,百姓身上也没有多少油水。
于是他又做起了他的老本行。
夜半封城,他令早已同流合污的守城军士把守各扇城门,自己率人一条街一条街寻查。
鸡飞狗跳,刚刚暂别一天的痛苦,短暂沉入梦想的百姓们,被身着铠甲、手握利剑的士兵一个个从床上拽起。他们像待售的牲畜,衣冠不整地并排站在寒风猎猎地长街。
王县令昂首挺胸地走过每一个百姓身前,下人点头哈腰瞪地撑起灯笼,将那一件件“货品”的下巴挑起,供他品选。
面容姣好的适龄少年少女被他全部带走。
为了防止事情走漏,他向全城撒下弥天大谎,声称他是替南方权贵老爷们选择选书童与丫鬟,只要被他选中的人,便会一辈子衣食无忧。
衣食无忧,这样一个词,放在那样的时代里,足矣让人不顾一切。
于是,被带走子女的父母,感激涕零地千恩万谢。
没被选中的家庭,却像错失了什么天大的好事。
王县令下了今晚的最后一道命令。
全城今天被县令选中的家庭,当年的赋全部减低一半,如果有多的,就再减一半。随带宣布,城市中每一户一半的成员,今后都将“自愿”成为他的雇员,吃住都由王县令安排。
最后一块漏洞补足,若有人想要未经过允许离城,企图泄密。不论成功与否,等待他们的就是满门灭绝的下场。
他知道,现在可能只有一些聪明人读懂了他的用意,但没关系,那些自作聪明的家伙会将他们仅仅知道的那点东西全部散播出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