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难民,袁大公子 (1 / 3)

+A -A

        因为津学生对俄国无礼要求的激烈反应,再加上北洋政府忙于南北和谈以及内部权力斗争,最终瓦栏子事件拖了下来。

        北洋政府既没有应莱蒙洛夫的要求惩治伍月、李书文以及津道尹衙门,也没有针对此事为华夏发声。

        就好像瓦栏子事件没有发生一样。

        苏衍、伍月也没再关注此事,而是开始从津的孤儿中招收弟子,寻地建立无极别院。

        津周围这几年不仅兵祸连绵,而且前年津还遭了一次特大水灾。

        当时各个租界都给淹了,可见水灾之大。

        之所以如此,却是因为北洋政府忙于争权夺利,疏于修理河道,使河道淤塞所致。

        这个问题现在还没解决,因此只要雨水一多,就算没有大水灾,水灾也是不断。

        再加上津作为民国着名的港口城市,然有着人口吸引力,聚集过来的难民不是一般的多。

        北洋政府、津本地士绅以及类似美国红十字会的慈善机构都有过赈济、安排,但相对于难民的整体数量,仍是杯水车薪,至于难民的生存环境,改变也并不大。

        只不过为了避免出现大规模的瘟疫,设置了多个难民营,对难民进行了一定的管理罢了。

        当伍月随韩慕侠等人来到一处难民营后,看到里面的情形,不论是伍月还是苏衍,都是一愣。

        只见难民们都住在一个个窝棚里,浑身脏兮兮的,全都瘦弱不堪。

        最主要的是神情麻木——虽然有不少还在做着活儿,但似乎只剩下生存的本能。

        难民营的孩子们几乎没有乱走乱跑的,都瑟瑟地所在家人旁边,虽然不像大人那样满脸麻木,却大多胆无比,见到生人就躲。

        且这些孩子同样瘦得可怜,以至于一个个看上去头大身子,仿佛畸形。

        苏衍虽然活过两世,但前世是在新中国的太平盛世,后世所在大梁虽已到了王朝末路,乱象丛生,但毕竟还没有真正下大乱。

        因此,便是他也从没见过这般凄惨的难民。

        遥记前世曾在电视上看过非洲难民的样子,当时只觉很是遥远,从未想过有一日会在华夏的土地上见到类似一幕。

        虽然此华夏未必是彼华夏,甚至未必真实,但还是让苏衍唏嘘不已。

        伍月以前认为她在东郡采珠的生活很惨,后来入了无极道,见到北边逃难的难民,以为那些难民很惨。

        可看到眼前这一幕,才知道以前所见到的那些惨都不算什么。

        这国家外有一个个列强正在张牙舞爪,啃食老大国家身上的血肉,内有军阀混战、灾频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诸天祖师模拟器 第三十章 难民,袁大公子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