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眼太岁”一步相逼,“替桃行道”不自觉一步向后。
退,毫无来由,本无根据,是进逼者气势所迫。
进,两步即止,身定神若,是后退者让出余地。
陈至对于此妖魔的猜测,如今渐渐化为印证机会,他的止步,是为了隐藏自己不能确定这些猜测的事实。
业无极展出的实力,就算业无极自己也没法断定是否能胜过那位已死的殊胜宗无我堂首座法却形,陈至总不能逼虎伤人,给它机会印证自己的实力。
“哈、哈哈……哈哈哈。好险,我差点信了你的话。
不过如果你说的是真的,那我只要收拾了你,整个欲界之中的人类对我岂不是手到擒来?
这听起来也并不是坏事。”
就因为陈至相逼态势这一中止,业无极马上找回稳定自己姿态的机会。
它到底是没有法却形那般的智慧,如若不然,如何不能知道此时以态度对态度给予陈至试探机会,局面将成陈至所诱导的猜心游戏?
本来以业无极光凭蛮力压过宝藏院胤舜的表现,用武力来压制陈至才是最快的做法。
如果比起猜心来,就算换法却形来,对陈至也只有感到深不可测,何况是对自己的斤两都尚且不能正确认识,莫说智慧连自知之明都要通过法却形处借来知识不断印证后才能确立的业无极。
陈至正是利用业无极这种对于自己的力量认识都还不能透彻的现状,才好将它逼得不敢轻举妄动,只要先以其他方式和陈至互相猜测。
单论结果,业无极口出揶揄,虽然不入其道,倒也是不坏的表现了。
所以陈至的攻策,就是要进一步混淆业无极的认识,包括业无极对它自己的认识:“嗯,你办得到,那自然是好事,我也替你欢喜。
初生之妖魔,借助‘人析之法’诞生于俗世,你的机会不多,守得住眼下的机会才有未来可言。
你连过去都没有,能够押在台面上的,不过现在。
落下你的注来,让我看看你愿意赔上多少。”
宝藏院胤舜把陈至和业无极的言语交锋听进耳中,已开始明白两人唇枪舌剑争执的各自目,对陈至暗生钦佩同时却苦于不擅舌战之道无法插手。
所以他不明白此时为何陈至开始以这种方式挑衅,陈至此举之后很可能的结果会是激怒妖魔之后,妖魔随即出手,双方便无再陷舌战的机会。
宝藏院胤舜的理论没错,只是他当然并不能明白做法上存在差异,结果也会随之相异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