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水浮往景(其之五) (2 / 4)

+A -A

        “嘿嘿,其实我这一遭倒是随二爷来做正经事情的。”何火全颇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自从你们离庄之后,我便离开了刑房……开始是重新记名到功房底下,可我名字只挂了两天,我自己待不住,于是又去找了凌主事。”

        何火全这时提到的凌主事,其实就是外姓中因为专研剑法得到老庄主赏识被赐姓凌后再改其名的义子——功房主事“知风剑典”凌泰长。

        刑房是知风山通明山庄五房中专门设来对付自己人的唯一一房,这一房防的是叛徒,查的是自己人,所以都说这一房的弟子能落到知风山任何一处地方,可就是落不回通明山庄。

        通明山庄的仆人和凌氏亲戚中不涉江湖者,其实成立了一处松散自发的组织来协调铸号在附近用料、用工、销路、运输等事,通明山庄里都管这组织叫做“山事房”。

        虽然是通明山庄外的组织,这组织却因为人员构成而和通明山庄以及凌氏有着剪不断的联系,所以暗地里很多人还戏称这“山事房”是通明山庄的“第六房”。

        绝大多数的刑房弟子,自己选择不继续在刑房待下去或者因伤残年迈等原因不得不退出刑房,又没法很好地融入转进的其他四房后,最后往往都落进了这“山事房”里。

        “火哥”何火全去找凌泰长的时候,凌泰长本来以为何火全也要离庄,最后落到那“山事房”去,却没想到何火全心里已经另外有了去处。

        何火全想要独立从商,所以希望功房、刑房、账房三房主事能把许诺给刑房弟子的高额遣散之资如数发给他。

        他还给了凌泰长一句简短但是震撼的理由,用来说明自己为何不愿像其他刑房弟子一样退回大半遣资落进“山事房”保证后半生高枕无忧:因为“山事房”里管着人的那些也是姓凌的,而他何火全并不姓凌。

        这话说出来显得何火全好像对姓凌的有意见一样,但其实也确实是“山事房”实实在在的现象,连凌泰长这个功房主事都略有所知。

        知风山凌氏的内外亲疏之分,其实是在如今的庄主大爷凌泰安开始主管事务后才开始淡化,而淡化的主要原因则是凌泰安这一代的凌家本家人都对嫡系和外姓之分看得相对轻而已。

        而在由凌姓亲戚主导的“山事房”,姓不姓凌的分别则直接代表这个人在“山事房”是吃饷管人的还是干活拿钱的。

        后者即使衣食无忧老来富贵,在未老之时却必须窝囊得如同地里的长工一般。

        凌氏通明山庄不过五十年辉煌,已有四十年历史的“山事房”却因为更加分明的内外区别,让其中姓凌的提前在没有“试剑怪物”的时候过上了和现在差不多体面的日子,靠得就是不姓凌的人总能从该拿的部分里让出更多。

        再加上何火全的经历凌泰长也算了解,在“闭眼太岁”“口舌至尊”一同离庄,他的同辈“锋芒不让”惨死、“玉萧竹剑”叛庄死于私斗后,何火全会萌生如此坚决的去意其实有迹可循。

        可这要求可算是数年未遇——往往刑房退下来的人也未必会改记名在功房而是多去威房——兼之说法更是颇不好听,凌泰长也算是硬着头皮答应了何火全。

        因为接下来要说服的两个人里,有一位是本来不姓凌上赶着也要姓凌的——账房主事凌家姑爷凌可焕。

        账房主事凌可焕本人倒是位随和的谦谦君子,可凌泰长更深知其女凌有容因为“玉萧竹剑”章凡白之死性情大变,知风山上更有传言说此女暗地里怀了章凡白的孩子。

        凌有容算是功房里的佼佼者,凌泰长的爱徒,可凌泰长其实也多少知道凌有容对章凡白有私情,对传言也不甚肯定就一定没有此事,事情到了这个田地,凌泰长是比常人更难面对凌可焕的一人。

        他最后还是去了,而且出乎他的意料范围之外,凌可焕简单就答应了何火全全资离庄不做劝留,甚至还代他去跟刑房通气。

        这样一来三房就都算同意了这是,凌泰长自己纠结一日半,他事前可没想到这么容易过。

        何火全介绍完前情,到这里还补充了一个细节:“凌主事没想到姑爷这么容易答应,姑爷甚至只要我临离庄之前去见他一面。”

        说到这里,何火全似乎变得难以继续开口。

        陈至大约已经猜到了凌可焕的打算,以及他对“火哥”的交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太岁至尊 第280章 水浮往景(其之五)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