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是难住吕布了,吕布只是按照历史走向告诉徐庶的,完全没有一点证据,张嘴就想把郭嘉的十胜十败论搬出来搪塞,话到嘴边,及时止住,郭嘉的十胜十败本身就是来激励曹操的,吕布搬出这漏洞百出的言论,徐庶可以站在袁绍的角度用百胜百败来反驳,想了想说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大义,袁绍虽强出却落得反叛名声。袁绍外宽内忌,多谋少决,用人而疑之,大臣争权,互进谗言。再观曹操,用人无疑,唯才是举,御下有道,将士同心,焉有不胜之理。”
吕布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若曹操真要战败,某岂能坐视不理?他日必定兴师勤王,共抗袁绍。”
徐庶不置可否,曹操袁绍不管谁胜谁败,都无法阻拦他所谋划的一方基业,也不反驳,出声问道:“那左将军欲取何地为基业?”
“巴蜀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民殷国富,刘璋虽是守户之犬,也不是我这几千上万兵力能击败的,而且我也无路进军巴蜀。先生以为我能取何地?”吕布的想法是由广陵出兵取扬州连接徐州,但这一块地无险可守,心中非常迷茫。
徐庶好像看出吕布的心思,笑道:“袁术正如左将军所说败亡不远了,左将军欲取扬州北接徐州,坐观兖州、荆州?”
徐庶见吕布有些心虚的笑,摇头否定道:“如此,左将军也如同袁术般成为冢中枯骨。”
吕布点了点头,他早就想过这个问题,不然他也不会为前途感到迷茫,最大的目标就是活下去。
徐庶见陈宫有些不解的眼神,解释道:“扬州徐州二地无险可守,北有曹操,西有张绣、张鲁,南有刘表、孙策,真可谓四面楚歌,曹操想要北下,孙策想要北上,必定先联合起来剿除中间霸占此地的诸侯,再一决雌雄。如此,陈公台以为如何防守?需要多少兵力来防守?”
陈宫听了,惊得大汗淋漓,此时势态浑浊,让人无法看清后续发展,经过徐庶分析,陈宫犹如醍醐灌顶,拨开云雾之后他才发现时局和想象中完全不是一样,到了今天依然没有走出死局。
“望先生不弃宫鄙贱,曲赐教诲。”陈宫见徐庶说来,料定徐庶有脱困办法,躬身问计。
徐庶拿出一张描画的地图,地图很简单,只有大概的郡治位置,连县治都没有,徐庶指着宛城说道:“左将军可取此地。”
“张绣有贾羽相助,令曹操两次折兵于此,恐难攻下。”陈宫忧心说道。
“人言左将军勇猛无双,今为何未战先怯?是已丧胆?”
“元直休要激我,公台亦言之有理。取宛城乃元直战略目标,可徐徐图之,取下宛城之后呢?”徐庶说取宛城,吕布比陈宫还要忧心,按照历史推测张绣很快就要投降曹操,到时候可不是和张绣贾羽交战,是和曹操交战。
徐庶指着地图往西北比划:“关中十几股军阀割据,局面混乱,其中马腾、韩遂势力最强,可离间,可分化,可各个击破。左将军由宛城分两路大军,一路挺青泥隘口攻长安,一路绕潼关夹击长安,而后徐徐出兵西凉,收尽关中、西凉之地,霸业可成。
立足关中,东守潼关、青泥隘口御关东,南守郿县、散关御刘璋,东联孙策远交近攻,以秦川八百里之沃野多囤积粮草、战马,只待天时一至,左将军率军出关,天下可定也。”
“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布如拨云雾而睹青天,一扫心中彷徨。布臭名
(本章未完,请翻页)昭著,愿先生不弃鄙贱,相助于我。”吕布长身拜请。
徐庶见吕布神态真切,更不是传言中不纳良策的人,他本想废一番唇舌劝吕布放弃扬州、徐州之地,没想到他只是略微提醒,吕布便反应过来,谁言吕布勇而无谋?
“庶之愿耳。主公在上请受徐庶一拜。”徐庶躬身下拜。
直到徐庶下拜,吕布终于控制不住心中的喜悦,放声大笑,扶起徐庶感叹道:“得先生相助,布之幸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