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发现科技人才 (2 / 2)

+A -A

        大明朝实行以文制武的国策,武官是没有什么地位的,不过明显在松山镇不是这么一回事。

        周延儒此刻的脸色也有些难看,出发前他便想过此行给松山镇掺沙子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却不想吴悠之这个蠢货直接给了张阳落下了口实。

        最后张阳直接以现在辽东前线战事未平,仍将继续实施军事管制为由,为了安全着想,朝廷此次派来的官员还请返回京师吧。

        周延儒无奈,只好在休息几日后,带着队伍灰溜溜的离开了松山镇。中信小说

        不过张阳却从周延儒带来的官员中留下了一个人,就是出言反驳吴悠之的那个官员。

        原来此人名叫方以智,这次到松山镇来以并非为求官,而是听说松山有着各种新奇的事物和发明,于是便随队来到松山增长见识,收集素材。

        他向张阳恳请能留在松山,因为他正是编写一本叫做《物理小识》的书籍,而这几日在松山的所见所闻已经让他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对于方以智,张阳还是有所了解的,此人为复社四公子之一,一生专研哲学和自然科学,其所著的《物理小识》是明末的一本百科全书式的学术著作,以记叙自然科学为主的,全书十二卷,以科学知识的记录形式出现,涵盖了物理学、医学、哲学、地理学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而且此人也十分有气节,李自成进入北京后,农民军对他严刑拷打,以至两髁见骨,但他始终不肯投降,之后逃到南方也是一直抵抗满清,毕生都在反清复明。

        而且这方以智还发明了提高煤炭利用率的烧焦炭法,是个不可多得的科学实用性人才。

        张阳手里手中虽然握有许多资料和图纸,还有一些生化士兵可以给那些工匠教授一些基本技能,可是这种存在跨代的基础知识代沟不是几个人就能抹平的。

        想要在明末稳步推进和发展科学知识和工业革命,还是必须要有大量的理工科学人才参与实践才行。而方以智这类在明末就能自己专研科技的人不就是引领帝国发展的最佳人选。

        这些什么纺织厂、玻璃厂、军械厂等等交给他来管理不就行了,张阳自己又可以当甩手掌柜了,岂不是美滋滋

        张阳首先给了方以智一沓子图纸,让他看看能不能看懂。

        方以智一脸迷惑的接过图纸,一张一张的细细查看,时而皱眉,时而惊讶时而又露出笑容,仿若着了魔怔般。

        方以智已经完全专注的投入到其中,反而将张阳给冷落到一旁,张阳坐在桌旁也不打搅,耐心的等待。

        过了半晌,方以智这才从科学的知识海洋中回过神来,他满脸通红,脸上还带着激动的表情。

        真是奇思妙想,巧夺天工啊!

        侯爷,如若在下没有猜错的话,这东西应该是用来纺纱的!只是看图纸模样奇特,在下还从未见过。

        这是张阳准备的手摇式珍妮纺纱机的设计图纸。

        哈哈,密之所言不差,这款手摇式纺纱机,与大明现如今的手工纺纱相比,效率提高了数十倍不止。张阳笑着说道。

        请收藏本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大明:我来自未来 第122章 发现科技人才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