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阳带着周明遇走进后院一处空地,只见已经有一群人在这里捣鼓着什么东西。
见到张阳到来,方以智紧走两步恭敬道:“侯爷,制盐的东西都已经全部准备齐了......”
“好,现在开始吧......”
在方以智指挥下,一大包粗盐被两名工人抬了出来,这是登州盐场晒出来的海盐,和我们平时看到的白色的盐不同。这些盐都是粗黄色大颗粒,这是因为里面有混杂了各种杂质和金属元素,不仅有一股苦味,长期食用对人的身体有也伤害。
所以这种盐也只有穷苦百姓会买,南方富庶的之地的有钱人根本瞧不上。中信小说
空地中间有一个烧的正旺的煤炉,上面架着一口大铁锅,里面是已经烧开的井水。
只见两名工人将粗盐迅速溶解到铁锅的热水中,直到热水里的粗盐达到饱和状态。
这个时候又拿出用棉布做成的过滤网,开始进行层层过滤,这一步是为了先把各种盐水中的灰尘杂质过滤掉。
当过滤网最后一层棉布上再也看不到任何杂质后,整整一桶的盐水再次被倒入大锅之中。
随后,就是提取精盐的最关键的一步。
高明遇看见方以智拿出几块白色的石块敲碎,加入井水,调配成一种白色的溶液,然后均匀的放入盐水中,一边放还一边搅拌。
神奇的是,刚才过滤后,已经没有杂质的盐水此刻又漂浮出一层杂质。这其实是对人体有害的镁离子和钙离子,而刚才方以智加入的神秘液体,正是用生石灰调配的石灰乳溶液,作用就是去除盐水中的金属元素,这样的盐才没有苦涩味道。
这也是张阳交给方以智的秘密方法。
再次过滤之后,接下来是最后一步,将盐水中的水分蒸发掉,析出精盐。
当然,在蒸发过程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那就是对盐水不断进行搅拌,以避免析出的精盐再次结块,影响精盐质量。
就这样,在张阳充满自信,周明遇充满期待和怀疑的目光注视下,大锅中的水开始变得越来越少,一些白色的盐结晶,也开始出现在锅底。
当大锅中的井水完全蒸发干净后,一副让周明遇感到震惊的一幕出现了
刚才还是粗黄色大颗粒的粗盐,此时此刻,已经变成完全粉末状,没有任何杂质的白色精盐......对,就是精盐,而且还是最上等的精盐
方以智盛了一大碗精盐双手送到张阳面前,“侯爷,请检验。”
张阳向周遇明道:“劳烦周大人看看,这盐如何?”
“嘶”原本还一脸从容周明遇早已按捺不住,随即一脸急迫的伸出手从中捏出一小点盐看了看之后放进了嘴里。
“侯爷...这,这...”掌柜一脸惊异的看着张阳,然后赞不绝口,“这是最上等的雪盐啊,下官还从未见过有如此高品质的雪盐啊!
以周遇明对市场上各种粗盐和精盐的了解,眼前大锅中的精盐,至少可以卖出十一二两银子一担
想到到这里,周遇明再也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对着张阳大声叫道:“侯爷,下官可以肯定的说,只要我们这个精盐拿去卖,一定会成为京师和江南富豪权贵之家的抢手货,最迟一年时间,整个大明的精盐市场,就可以被我们垄断
“侯爷,有了粗盐提纯精盐的这个办法,咱们就是手中握着一座金山啊......”
周遇明一脸兴奋滔滔不绝,此刻哪里像个官员,更像一个见钱眼开的盐商。
说到这里,已经有点急不可耐的周遇向张阳建议道:“侯爷,下官认为,我们应该马上把粗盐提纯为精盐的作坊建立起来......将登州和莱州的海盐全部送来进行生产......早一点生产出精盐,咱们可以早一点赚到银子......”
迎着周明遇充满炙热的目光,张阳肯定的点了点头回答:“作坊肯定是要建立起来的。不仅要建立起来,而且要直接建立一个规模非常大的作坊。在这个作坊内,一天时间至少可以提纯一万担以上的精盐......”
“一万担......”周明遇倒吸一口。
想要建设提纯精盐的作坊其实并不复杂,主要解决两个问题就行。一个是必须要建立在拥有足够水源的地方,确保精盐挺纯过程中的充足供水。第二个就是熬煮蒸发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燃料。
恰好这两点对张阳来说都不算问题,宋应星修建的水库接上水渠就有了足够的水源,燃料的话辽东有着大量的煤,这就是最好的燃料。
“侯爷,一天一万担精盐,就算咱们能生产这么多,但精盐的市场就这么大,一般百姓也吃不起昂贵的精盐啊?”周明遇提醒到。
张阳毫不犹豫的肯定道:“当然,刚开始可以先交易少量的精盐,大明有的是需要精盐的富人,他们的钱不赚白不赚,先狠狠赚一上笔再说。最重要的是,等到产量起来了,再用登州产的精盐把世面上的粗盐、私盐全部赶出市场,垄断大明的整个食盐市场。总之一句话,本侯要让大明的百姓都能吃上我们生产出来的价格合理的精盐,一举把将丢失的盐政收回来。”
盐是一种很特殊的商品,每个人都要吃盐,涨价了需求也不会变化太多,这是刚需,没有替代品。而且源头也好把控,只要把盐场都归公有,就可形成垄断,垄断就能带来暴利。
所以这东西拿来收税可就再好不过了。简单,成本低,老百姓又难察觉,天下哪有这种好事。于是汉代桑弘羊提出了盐铁专营。
形成垄断后,效率又不行了,经营盐业的贪官再中饱私囊一下,朝廷也拿不到几个钱,到了唐朝刘宴又进行了一次改革,主张许可制经营,朝廷卖盐业许可证,买了许可证,就可以找朝廷买盐赚钱,商人趋势若骛,为了盈利相互竞争,朝廷靠着卖许可证赚了很多钱,国库充盈。
请收藏本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