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麦更一起去临海糖厂学习的人,还有其他市的。
一行人浩浩荡荡不老少,所以最开始他在人堆里不怎么起眼,甚至在说起藏山糖厂,人家笑笑就没再搭过话。
好在是组织对接,虽然有些掐尖争锋,都各自顾着面子藏起来斗。
麦更认识杨志军,是在分配学习的车间里。
临海糖厂的生产线刚刚更新换代过,那工作的场面,是麦更小时候在自家糖坊都没见过的。
记忆中,小时候家里的糖坊是最大的。
杨志军是技术员,工农兵大学毕业分配来的,接受过系统的学习,上学的时候导师接触过国外的轻工业,对这方面也了解一些。
他到的时候,就是杨志军正在和老师傅争吵。
为手艺的事。
老师傅说:“我手摸半辈子的机器,什么情况我打手一摸就知道,哪需要那么事,咱们车间是有硬性生产任务的!”
杨志军年轻,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脸涨通红,“机器校准是必要程序,能很大程度预防问题,不会耽误生产。”
老师傅们抱团,这么多年车间里大多都是带的徒弟,麦更一瞧就知道,杨志军得不了好。
果不其然,其他技术员半拉半拽把人给按下来,老师傅得意洋洋地让机器继续加大马力,争气超标完成任务。
杨志军不服气,还是告到了公会。
可惜结果不太好,厂子为了不伤老师傅们的心,只让杨志军多学少说。
麦更觉得他也挺倒霉的,赶在这个时候被分到杨志军手底下学习。
“知道要教我也没藏私,人还不错,咱们这旧机器我还是从他那知道要卖的消息。”
因为知道的消息足够提前,才会拿的这么容易。
跟老师傅的那些,因为老师傅把厂子当家,潜意识里还是把那当成是自家的机器,就没想往外说。
这也是杨志军说的。
夏雨挑眉,倒是难得见老叔对个比他年纪小十来岁的人这么夸。
“咱们糖厂的条件可和临海糖厂比不了。”
“放心,这事我是提前说过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