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三天,到了除夕,整个朝中几乎没有休息,也没人有过年气氛;高灿的情绪时好时坏,索X完全不再提前线的事,和户部工部一直在跟进新法。
新法推动很顺利,佃户流民有了安身之处,这是今年唯一一件值得欣慰的大事。
李芙培植了几个能手上来,去帮忙新法,自己则天天为军粮发愁,每天想的就是怎么给前线的将士凑吃的;上次他们已经将所有资源都押上了,最后的时限算一算,顶多再撑二十天,乔方不退兵也得退了。
除夕这日新雪初化,齐允那些人早上来点个卯就回家准备过年,只有李芙中午还在政事堂长吁短叹,小蝶问她想吃什么,要不要去食堂帮她打饭,却听到外面突然起了喧哗,还有一道熟悉的声音:“芙儿啊!我家芙儿在吗?”
李芙和小蝶对视一眼,匆匆走了出去,果然看见杨棣夫妇下了马车,身后还带着一名清丽nV子;李芙楞着,杨棣笑道:“今天可是除夕,一家人总要在一起,丫头,瞧瞧谁来了?”
翁氏更是笑着拉过后面的清秀佳人,问李芙:“还记不记得你堇初表姊?”
那叫堇初的nV子上前,站到惊讶说不出话来的李芙面前,刮了她一下鼻子:“芙丫头好样的,当了探花郎就把你堇初表姊给忘了。”
“啊──”李芙叫了一声,立刻握住杨堇初的手:“堇初表姊!”
杨堇初笑容清雅:“没良心的,终于想起我来了。”
杨堇初算起来是李芙母亲那里的远亲,住在江州;杨槿还没出嫁时,杨堇初曾被送到杨槿身边,学习怎么经营生意。
杨堇初个X温婉聪慧,喜读诗书,对经营之道也颇有见地,十分得杨槿喜Ai。后来杨槿嫁入李家之后,虽少往来,但李芙穿来这个时代后,没少听母亲提起她。
李芙在杨家的亲戚当中,除了最喜欢小舅舅杨棣,大概就属杨堇初最得她的意;杨堇初曾几次来住山庄,很疼当时的小李芙,后来李芙穿越过来,两人更是天南地北,无所不聊。李芙十四岁母亲过世的时候,杨堇初还来陪她住过一阵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杨堇初婚姻谈的不顺遂,第一次谈的人家,是江州首富的嫡长子,但婚前说遇见了“今生非娶不可的nV子”,毅然和杨家解除婚约;当时这件事在江州闹得颇大,是杨堇初有之美,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后来又相看了一户书香门第,可惜对方居然因为考试不顺,压力过大,在家自缢,对方家丑不想外扬,偷偷来跟杨家道歉,杨家能如何?自然也是连声说罢了罢了。
杨堇初的母亲觉得自己闺nV婚嫁如此不顺,便经常上山拜佛,想给nV儿求个好姻缘,却在一次上山的时候,因下暴雨马车打滑,连人带车滚落山谷;为此杨堇初痛不yu生,给母亲守孝三年后,已生生过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来给杨家说亲的,不是续弦,就是当人家贵妾,杨堇初颇有风骨,岿然不动,对父亲说若nV儿此生不得月老青睐,那就终身不嫁。
后来江州民变,杨堇初一家来扬州投靠本家,很早就想到芙瑶山庄探望杨棣和李芙,偏偏总是不凑巧;这次陪着杨棣夫妇一起来,从杨棣的话语中,她知道杨棣想把杨堇初留在自家山庄。
李芙喜欢杨堇初,自然没有不同意的。
李芙也不让小蝶去打饭了,一行人到芙瑶山庄在茂城开的酒楼里吃;她问起杨堇初这几年的生活,杨堇初草草带过,李芙大略可以想见,这世代nV子年纪大了,家人想将就将她嫁了,可她的堇初表姊不想将就。
杨棣喝口酒冷笑道:“都是一群没有远见的蠢人。”
翁氏夫唱妇随:“就是,谁说nV子就一定是赔钱货、拖油瓶,有本事的nV人,像咱们家芙儿,就算不嫁,也是我们家的香饽饽。”
李芙拉着杨堇初的手,心里感慨万千。
杨棣道:“芙儿,咱们这酒楼刚开,我的意思是想让堇初帮忙打点,你觉得如何?”
李芙早就知道小舅舅想帮杨堇初自立,她自然是没问题的;拍着杨堇初的手笑道:“自然是大好特好,而且有表姊在茂城,我就多了一个可以说话的人,芙儿求之不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