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章 (1 / 5)

+A -A

        本朝规矩是,在京三品以上官员需按日上朝,而无官无职的勋贵则不必“站班”,但王公侯这三档的勋贵不在此列。

        所以在大殿上,水溶见不到贾赦贾政兄弟,以及宁国府现任当家贾珍——无官无职级别又不够的勋贵,想朝见除开皇帝主动宣召,就只能在祭天地的时候出现了。

        但王子腾与史家兄弟,水溶全都见着,更挨个打过招呼。

        当然,水溶压根没法错过高座在龙椅之上,梦想着削藩名垂青史,成为一代大帝的今上……论实际年龄,今上比水溶还大一点,偏偏水溶几次“惊鸿一瞥”,只瞥见了今上的稚嫩,没错,就是稚嫩。

        你想削藩,差不多全天下都知道了,而且刚继位才多久就想着削藩立威……皇帝你不该先种种田嘛。

        真是的,《论语》学过没有?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这话之于皇家,哪里说得是孝道,而是为了政权平稳过渡啊喂!

        水溶当真是忍不住嘲讽:至于你是汉景帝式削藩,还是建文帝式削藩……等等你就知道了。

        水溶走了下神,再回来就听朝堂上兵部官员大声报喜,声称西北东北两处边关接连大捷,各斩首千余……听到这里,皇帝激动不已,猛地站起身来。

        与惊喜得不能自持的皇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站班前列的那一堆老狐狸。

        虽然老狐狸们也在齐声贺喜,可贺喜声中当真听不出几分真诚。

        水溶随大流也恭贺皇帝:威加四海清什么的……估计好大喜功且沉不大住气的皇帝爱听这个,这可是李世民的诗句。

        朝堂上有点热闹,让水溶想起老家的菜市场,于是他的思绪又飘得稍微远了点儿。

        话说先帝是一代英主没毛病,只不过先帝按照现代标准不算长寿,但跟他的父祖们比,可就是挺能活的了。

        在先帝执政末期,与他君臣相得,为他守关拓土的老伙计们先后离世,先帝在哀痛中难免心中萧瑟,于是他就从善战能战转为厌战避战,换大白话来说,就是“不服就干”变成了“得过且过”。

        而且先帝固然英明神武,但是儿子普遍素质不怎么样……好吧,不仅仅是质量不好,关键是数量还不多。

        好不容易矬子里拔将军,先帝大约也是万分无奈地把今上扶上位,临死前对这个儿子能否守住自家的江山……心里恐怕并不乐观。

        水溶回过神来,真是越看皇帝就越能体会先帝离世时的无尽悲哀:时也命也,奈何!

        连战连捷,皇帝自然要厚赏立功官兵,该吩咐的吩咐下去后,沉浸在自迟早己成为一代大帝的美梦中的皇帝依旧没忘日常“点拨”水溶一下。

        他直接问了起来,“听说爱卿府上昨日宣了太医?爱卿身子恢复得如何?府上太妃听说急坏了犯了心悸?”

        大庭广众之下,大喇喇地展示自己对于臣子府上的掌控力,也就是在臣子家里安插钉子的能力……水溶心说:这真的合适?您真没意识到这样挺掉价的?

        然而面上他却是一副感动不已的模样,回话道,“臣谢过陛下……臣身子还好,倒是太妃须得休养些时日。”

        一边回话,水溶一边在嘀咕,注视着小图标嘀咕:我演技行不行?能给个准话吗?

        小图标明显迟疑了一下,终究还是在水溶视野正中心刷过一行弹幕:“骗皇帝绰绰有余,对付你边上站着的老狐狸,还是算了吧。”

        水溶看了,十分赞同,“我估计也是。面对老狐狸,我就贯彻面瘫路线得了。”始终面带标准的职业微笑,在水溶看来,照样算是面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红楼之穿成北静王 4.第四章 (1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