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青溪三绝 (1 / 3)

+A -A

        第102章青溪三绝

        陈青兕这番话可比骆宾王有水平多了。

        文采不代表情商。

        骆宾王的文笔那是毋庸置疑的,骂人都不带脏字。

        但他对宫体诗的态度过于偏激,容易得罪人。

        毕竟玩宫体诗的人固然小众,却是天底下最有权势话语权的那群人。

        得罪了他们,不经意的作弄一下,就能让人仕途坎坷。

        故而初唐四杰这些先驱,于仕途上,没有一个顺利的。

        陈青兕自然不愿步入后尘,但到了这一步,也由不得他不当这个先驱者。

        所以他将新体诗跟大唐连在了一起。

        事实其实也是如此,唐朝思想开放,包罗万象。

        在唐朝长安你可以骑着突厥的战马打吐蕃的马球,也可以喝着西域的葡萄酒看着新罗婢跳舞……

        海纳百川,万国来贺,此时正是至汉以后,民族凝聚力最强的时代。

        文化精神充满了豪放的张力,思想逐渐前卫,远不是南朝偏于一隅的宫廷文艺可以相比的。

        新体诗的出现固然是有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等人的改革,却也是因为受到这个时代盛世氛围的感染有关。

        如果不是盛唐气象,王昌龄未必就写得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样的字句。

        李白或许还是李白,却也不见得能那般潇洒肆意。

        唐诗能称之为唐诗,便是受到了大唐盛世气象的影响。

        现今大唐王师纵横天下,一败难求,身为唐人无不自豪。

        故而陈青兕高声道:“观光曾说新诗可称之为青兕体,在下觉得不妥,委实受之有愧。先有我大唐气象之壮丽,才有今日文坛之百花绽放。我等方能如此恣意地聚在此地开诗会品评天下,我陈青兕焉能一人沾光?新的诗风可称为盛唐体,映照大唐繁盛之气。”

        这一番话,说的周边大唐新时代的年青人是热血沸腾,纷纷振臂高呼:“盛唐体,盛唐体!”

        许圉师听着四方的呼喊,捻须微笑,暗叹:“现在的青年人,真了不得。”

        盛唐体的横空出世,固然会让老一辈热衷于宫体诗的人不快。

        但是对于年轻的新天子来说,却是天大的美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初唐:砥砺前行 第102章 青溪三绝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