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长青就看着姑父两眼冒光,等他做决定。
然后就看他转身就走:“走啊,去问问这边开市场是啥章程,咱们先买地,然后慢慢往这边派人,先打好基础,再考虑去外国去。”
走了几步还忍不住又来了一句:“国外的生意,嘿!”
……
事情挺复杂的,不过三人有钱,账户上的一串数字,让他们底气十足。
等他们讲清楚了来意,工作人员还没说话,在一旁的一个看起来应该是个管事的人,指点道:“你们这个步子,迈的有点大了。”
说着一个转身,拿着一根小木棍:“你们看,从你们,桃树乡市场是吧?从那里直接到这儿,路程太遥远了,你们肯定更明白路上的凶险。”
“所以我建议是,你们先在中途挑选个地点当中转,然后再考虑这里。这可是沪城,地价可不便宜。如果你们先在这里买了地,等发现需要中转点的时候,没钱建设,那就很容易让整个公司陷入困境……”
陈有亮表示:“这个暂时不用担心,我们刚把前年买的三百万股票出了。”
“前年?”旁边的工作人员感慨道。“买了这么久才卖啊!”
“各位,这边请。”那个感慨的工作人员被管事的顺手扒拉到一边,然后这管事的扔掉木棍,做了请的姿势。
“我姓诸,诸台辰。三位是考虑在什么地方建立这个市场的?你们来看啊,目前这里,这里,土地的价格都很便宜……”
……
等到认购证摇号前,三人已经基本把这事办好了。
剩下的是等手续,然后就可以往这边调派人,不过诸台辰说的很有道理,中间还缺少一个或者两个点。
两个点最好,因为这样司机不劳累,还可以完全避免晚上赶最后一截路,安全性更高。
不过这个不急,回去的路上,带上钱,买过去就是。
地点好选的很,总路程一算,平均分个点就可以,比如回去的时候先到京南城那里,买块地再说。
原本没有这么想过,现在想一想,其实早该这么干的,离得远的地方,都在沿途设立上中转站,哪怕不做贸易,只驻扎一批人,专门让大伙儿安心休息,也是值得的。
……
因为想的太多,计划也太多,所以导致接下来的摇号,三人都不太关注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