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副画虽然没有题款,但和他在前世博物馆见到郑板桥画的画技手法功力,如出一辙,以他的眼力,这十有八九是郑板桥的真迹。
“牛爷,我倒是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听到这话,牛爷的脸明显是抽搐了一下。
蔡全无还懂字画?
牛爷怀疑的看着蔡全无,感觉自己越来越看不透蔡全无了。
上次他和片儿爷给蔡全无送碗的时候,也没见他出什么道道来啊?
他就您这品相好能多卖点,片儿爷缺了一道口子,卖的贱一点,其他的也没什么啊?
难道,他对瓷器不懂,对字画有点心得?
听见蔡全无有不同看法,在场大多数人有些惊讶,也有的人表示不信。
蔡全无之前就是一个扛大包的,而且还是这么年轻,大家不明白,他还能比牛爷懂这个?
尤其是刚才向蔡全无叫嚣的徐老师。
“窝脖儿,虽你腌制的咸菜是不错,但这古玩字画可不是咸菜坛子,你还能比人家牛爷更懂?装什么大尾巴狼。”徐和生开始指责蔡全无不懂装懂。
牛爷见人家老师都捧自己,连忙谦虚道:“徐老师,没您这么夸张,只是略懂、略懂而已。”
徐慧真也看着蔡全无,她可是知道的,自己家里老爷子留下的那些字画,都挂墙上呢,蔡全无进出家里好几回了,瞧都不瞧一眼,怎么可能懂得鉴赏。
可是这段时间,徐慧真和蔡全无相处下来,吃惊的事情太多,都出乎她的意料。
徐慧真看着蔡全无胸有成竹的样子,看来蔡全无他明显是对自己很有信心啊。
徐慧真不知道,此时陈雪茹也在盯着蔡全无,而且目光变得有些迷离。
现在陈雪茹心里有一种不出暖流,因为蔡全无这么一,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都是在帮自己话的。
“徐老师,你是教书的,想来这郑板桥应该知道吧?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是江苏兴化人,他的祖籍是苏洲。
郑板桥是康熙年间的秀才,雍正十年的举人,乾隆元年得了进士。
曾在山东范县、潍县做过县令,而且政绩显着,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被后人称之为扬州八怪之一。
郑板桥一生作画无数,其中以兰、竹、石为最。他自称是: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不仅如此,郑板桥的诗书画,被世人称之为三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