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符文与经书 (3 / 5)

+A -A

        符文记载的玉简也被称之为经书,非大智慧者不可观。

        这个大智慧者指的就是对玉简中的符文,十分了解的人,清晰地明白里面的每一处变化。

        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因为,虽然基础的符文总数不多,一共只有三百来个。

        可这三百来个符文,要用来记录五行术法,日月变化,阴阳风雷,法则演化

        同一个符文,与不同的符文搭配,里面蕴含的意思就会不一样。

        ‘嗡’的一声,洛言的手心浮现一团光亮,散发着阵阵的荧光,像是一种规则的具现,拥有金属的光泽与质感。

        这是一个最简单的‘炁’字。

        可将这枚符文与别的符文结合后,‘炁’还是那个‘炁’字,但它原本的含义就会瞬间转变成另外一个意思。

        可以是风,也可以是雷,亦能代指万千术法。

        一个小小的‘炁’之符文,与不同的符文结合,最多可产生超过三百种变化。

        也就是说和它结合的符文不同,真正的意思就会变得不同。

        符文难学,就是基于这个原因了。

        除了那些把一个符文反复钻研了好多年的符文工作者,其余的人,哪怕是元婴期的大修士,恐怕也没人敢说自己完全能懂符文结合后,变化的所有寓意。

        符文难就难在变化。

        一门小神通,至少需要用到一百多枚符文来记载。

        这一百多枚符文,两两间的意思不一,三个符文凑在一块的意思更不一致。

        何况是将一百多枚符文凑在一块了。

        若不是神通的书写者,旁人哪怕把经书攥在手里,恐怕一时之间也难以领会其中的意思。

        这就是为什么藏经阁中的经书有很多,但很少能有弟子将神通多学的缘故了。

        修炼神通的难度太大。

        一般的弟子,没有长辈的讲解,恐怕连经书都看不懂。

        只能依靠着那基础的三百来个符文,然后去挨个对比,一一摸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数据修仙,我在五行观证长生 第105章 符文与经书 (3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