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先切左脉,又切右脉,徐妈妈把嘴巴凑过去,“今日要去庙里,刚换了衣裳,就”细细说了一番。
太医微一沉思,“恕下官失礼,想看一看夫人面色。”
这位太医五十余岁,做马丽娘父亲也使得,又是来惯的,徐妈妈便低声对马丽娘说了,小心地卷起大红罗帐,挂在满池娇银勺上,露出马丽娘苍白得近乎透明的脸。
不多时,太医写好方子,叮嘱一些“不可操心、受累,下官后日再来”之类的话,便告辞了。
煎药的煎药,打热水的打热水,炖补品的炖补品,徐妈妈把满室人轰出去,两位姨娘进内室服侍,昭哥儿屋里的人也来打听。又过了一会儿,马丽娘缓过劲儿,低声叫人,脱下外出的衣裳,由绿云绿霞扶着倚在姜黄色绣翠竹的大迎枕上。
娴姐儿哭的眼睛都肿了,像受了惊的小兽伏在床边,喃喃自责:“娘,都怪我。”
马丽娘轻轻抚摸女儿头顶,“傻孩子,等娘好了,带你去庙里吃八宝豆腐,啊?”
娴姐儿用力摇头,“不去了,娘,我再也不去大相国寺了。”
这句孩子气的话把马丽娘逗笑了,“这孩子,不可胡说”。她歇口气,提高声音“徐妈妈,你替我去趟庙里吧。”
徐妈妈愣了一下,立刻摇头:“那怎么行,您身边不能没人服侍。”
马丽娘笑了起来,目光从两位姨娘和大大小小的丫鬟们身上滑过,“哪儿就没人了呢?你去一趟吧,月初我许了愿的,是我的心意。”
药师佛诞辰一年一度,对日日寻医问药的信徒来说,是很重要的日子。
许妈妈犹豫片刻,知道马丽娘想安女儿的心,只好应了,看一看平日里得力的丫鬟都在内室,便说:“叫绿云绿霞几个伺候着,我带红叶去一趟,拜一拜就回来。”
马丽娘点点头,紧紧握着女儿的手,“叫昭哥儿的人回去吧,别惊到他”
片刻之后,红叶心神不定地随徐妈妈上了马车,车轮辘辘驶过路面,一路向西山行去。
有徐妈妈在,红叶不可能像上次一样往外瞧,规规矩矩坐在车里;徐妈妈脸色不好,喝茶润了润喉就闭目养神,显然在为马丽娘的身体担忧。
红叶用余光打量,这位妈妈脸上的神色只有难过,没有惊讶和措手不及,她便明白,和原来的世界一样,徐妈妈已经明白马丽娘的病情无可挽回了。
下车的时候,红叶惊讶的发现,领头的侍卫依然是展护卫,展南屏--她已经打听到对方的名字了。
展南屏依然话不多,与徐妈妈打个招呼,派两个人守在后头,自己站到队伍前方去了,仿佛不认识红叶似的。
今天的大相国寺人山人海,一行人费了很大力气才挤进大雄宝殿,又排了好一会儿,才匍匐在宝相庄严的佛祖面前。
徐妈妈低声祝祷,红叶也诚心诚意向佛祖乞求,自己不要再做小妾了。
有主子在,可以吃顿素斋,写个午觉,只有仆妇的话,就得直接回府去了。徐妈妈向展南屏道了辛苦,后者爽快地答应了。
归程路上,徐妈妈像是完成了一件艰难任务,靠着车里的湖蓝靠垫,一副说体己话的架势:“你说这世道,夫人在家里就是个要强的,老太太宠爱,老爷夫人更是当成心肝宝贝,千挑万选嫁了二爷,又生了二小姐三少爷,顺风顺水到现在,却得了这么个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