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山崩(改) (4 / 4)

+A -A

        此外还扩大海运和漕阅数量,增加了内循环的动力;

        增设南方数个海边盐场,还将西南地区大量私开的井盐,并入朝廷盐务税收范围之内,并且提高盐引价格,从而增加朝廷赋税;

        加强海贸的推动和发展,不但能增加朝廷经济,更能让手工业和海贸行业较为发达的南方地区,因为得到了经济实惠,从而降低对蒙元朝廷的逆反心里等等。

        这些措施多与忽必烈时期阿合马、桑哥主持的经济改革举措很相似,但在海山当政时期,这些政策实行方面比那时来得要温和的多,也更人性化。

        早年间,在战场上的海山因为非常年轻,所以威望不够。难免不得不亲自冲锋陷阵,斩将夺旗。因此,受伤是难免的。而当了皇帝之后,为了笼络朝臣,为了安抚藩王,他又不得不经常大排宴宴,跟着这些人狂饮高歌。甚至不顾身体健康,连续豪饮。

        外界不知道的人,还指责他沉迷酒色,但是谁能体会他的苦啊。当他假借出恭,回到内殿,吐得昏黑地的时候,皇后弘吉剌·真哥抱着皇帝心疼的直哭。但是却被海山厉声斥责。

        他对皇后:“外面这些臣子和藩王都是朝廷的支柱。他们支持朕这个没有父亲的孩子,登上了这高高的皇位。他们都对朕有恩,朕怎么能不舍命相陪?到时候在朕需要他们的时候,自然这些人会站出来保护朕和朕的孩子们。”

        历史也的确如他所愿。在元武宗海山死后,那些当年他陪着一起狂欢滥饮的将军、大臣们,一直都是海山的弟弟,元仁宗心中永远拔不掉的刺。

        历史上也正是这批人,最后拨乱反正,将毫无根基,被迫远窜边疆的海山后人,再次拥立为帝。兑现了他们当年在酒池肉林中向曲律皇帝海山发出的山盟誓言。

        可以海山在用自己的生命健康为代价,为后代铺垫了一条通大道。

        从他当皇帝开始,就开始一的消瘦,憔悴。有一次,奉命担任岭北平章政事的大臣玉帖木儿回到大都见到阔别两年有余的皇帝海山。

        他大吃一惊。登基之初的时候,海山大汗还红光满面,精气十足。而如今的曲律皇帝海山,怎么变的骨瘦如柴,面色枯黄,憔悴不堪。

        玉帖木儿是当年海山身边的亲卫出身,他知道海山当年在岭北时候是如何的英武雄壮,他抱着皇帝的裤脚嚎啕大哭,请求皇帝爱惜自己。

        早年的伤病,登基后的操劳,再加上不加节制的欢纵,最终击垮了强壮的大元曲律皇帝——孛儿只斤·海山。

        至大四年初四的新春晚宴上,海山大汗用一个特意做成头盔形状的巨大酒觞,一碗接着一碗的跟身边的大臣干杯。元世祖忽必烈留下的那个比澡盆还大的渎山大玉海(现存于北京市北海公园),竟然喝干了三次。

        当晚,多次喝晕过去的海山大汗在硬挺着送走了所有大臣之后,终于挺不住了,大口大口的鲜血从口鼻之处喷了出来。

        当答己太后和皇太弟寿山匆匆赶来的时候,海山大汗已经处于昏迷状态。太医院的太医们急的团团转。

        看到地上一大片殷红色,泛着酒臭味道的血迹,作为母亲的答己太后一下子,泪流满面。她早年丧父,中年丧夫,现在不想晚年丧子。她早就提醒过儿子:“你身上伤病太多,就不应该当这个皇帝,让你年富力强的弟弟来当,你做个太上皇不好么?”

        可是倔强的海山却会意错了母亲的意思,反而自己有功于国,众望所归,这是长生的意志,绝不是自己想要那富贵。最后毅然决然,带兵南下,登基称帝。

        答己太后五内俱焚。看着床上面色苍白,气若游丝的儿子,她老泪纵横,埋怨儿子怎么就是这么要强,不听自己这个做母亲的话呢?

        然而旁边的皇太弟寿山,除了对兄长的挂念和心疼,眼睛中却又闪出了一丝异样的光。他借口催促大巫过来施法,跑出了玉德殿。

        请收藏本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大元权臣 第四章 山崩(改)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