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李续吃的不是人肉馒头,而是非常高级的牛肉馒头。
哪怕是在元朝,法律也规定,不许随便杀牛。所以牛肉只有身份极其贵重的人,才能享用的。
牛肉馒头的馅料主要放的是,牛肉粒、野韭菜、洋葱,外加盐和胡椒。这种肉馒头其实到了后世,依旧还存在并且被不断发扬光大,被称作布里亚特包子。
李续开心地接过那盘子馒头,自幼养成的良好个人素质,让他没有急着吃,而是邀请兄弟和蓝衣少年,一起围坐在火堆前。
蓝衣少年跟着一起坐下来后,顺势把手中的瓷壶挂在火堆上面的架子中间,开始加热,他还嘱咐李续,吃完了馒头,这里有药茶可以喝。
李续感谢地欠了欠身,然后才笑着拿起包子开造。
包子很大,馅儿料也很充足。李续知道不能直接咬,否则肯定要出丑。他从包子下面咬了一个口子,然后对着那个口,轻轻一嘬。鲜美醇厚的肉汤就被吸了出来。
这是草原肉馒头的特点,类似于中原地区的灌汤包,只不过这肉汤是牛肉汤或者羊肉汤,鲜美异常。喝了一口肉汤后,李续才开始大口地吞吃肉馒头。
这肉馅儿,跟婴儿拳头那么大,实心儿的大肉球啊。里面牛肉粒儿的颗粒感,在唇齿之间的碰撞中,让口腔的味觉和触觉,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每一下咀嚼,都给人无限的愉悦之情。李续吃着包子,都开始不自觉的笑起来了。(好像是有点五郎上身了。)
一大盘子,总共二十来个成年人手掌大的肉馒头,李续不到一盏茶的工夫,就都吃了下去。他还有点饿。不是他能吃,是这个时代的人,都能吃,更何况李续还是个武将,今又没有怎么吃饭。
(如果有人怀疑这个饭量,还奇怪之前李续组织手下们吃肉,平均四个人一头羊,能否吃得完。我只能,回家问问你的爷爷奶奶。在那个缺少食物的时代,体力劳动者的饭量是现在普通工薪族的几倍?能有这种疑问的人,我认为你绝对是个能出“何不食肉糜”的人。)
虽然李续自己还能再吃二十个馒头,不过阿兰达却让他少安毋躁,垫吧垫吧就完了。等一会哈屯大人给治完病,晚上一起去纳忽出的营帐继续吃。这家伙从京城带来了好多李续爱吃的东西。
“你们的关系真好啊。竟然看不出你们只是表兄弟。”蓝衣少年倒了一大碗热气腾腾的药茶,递给李续,羡慕地。
阿兰达自夸道:“那当然了。京城里,其他人家的那些个亲兄弟,也没有我们仨关系这么好。哈哈。”
李续双手接过药茶,感谢了对方,问道:“不知道兄弟怎么称呼啊?”
阿兰达介绍:“他是亦都护大饶幼子篯(念减)吉。门外帮你制作药品的是他的长兄帖木鲁普华。”
李续赶紧抚胸欠身致意,表示自己的感谢之情。
“你还是叫我梵文的名字太平奴吧。大家都这么叫,连姑母大人也是这么叫我的。”年轻人自我介绍道。
“那你也叫我图勒吧。不过汉人都叫我本名——李续。只是用蒙古语念出来有点拗口。”李续也稍微自我介绍了一下。
既然到兄弟,他赶紧问阿兰达,他和熊大纳忽出怎么会突然来到前线大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