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过年 (5 / 5)

+A -A

        一直到了掌灯时分,李翀才忙完。然后将一大封书信交给李续,还让阿乌尔和李延去张罗弄一些礼物,塞到李续的行李之中,到时候带去大都,算是送给德格都巴雅尔的升迁贺礼。

        第二清早,李续刚准备出发,就被父亲李翀给叫回去了。

        最后出来的时候,李续已经将头上的不浪儿辫子打散,重新梳成了汉饶束发,盘在头上。身上的草原皮袍也脱掉,换成了一件青色的儒生的宋式圆领儒袍。

        头上戴一顶唐代就开始有的,软式幞头帽巾。唐宋时期的幞头和元代的软式幞头,唯一的区别就是脑后垂下的两条带子。唐宋时期的是直接垂下,而元代的则是微微向外分张,然后再垂下。那样式跟这朝代一样,就是那么的硬朗,那么支棱着,连下垂帽带,都要支棱一下,再下垂。

        脚蹬一双矮腰棉布面兔毛里子的扎口短靴,又暖和又舒服。

        这一身衣服,在当时是标准的儒生服饰。

        李翀担心李续那一身蒙古人打扮过于招摇,毕竟之前在普颜不花的府邸跟楚王的人有过交恶,他担心这帮人还没有放弃报复,或者不知道那封信已经被送给了齐王。

        李续无所谓穿什么衣服,但是无论如何都要求,必须随身带着他那根双手金鞭。

        还好,儒生有个随身带剑的习惯。但是元代不是前朝,儒生不可以将佩戴的武器露出来,所以都用一种特殊的布袋子包裹好,背在后背上。

        其实儒生带的剑基本上都是没开刃的装饰品,所以才得到蒙元政府的默认。

        毕竟,既然不准备给这帮儒生官儿做,也不准备给他们如同前朝样的特殊政治地位,那么再不让这帮人,平时出门的时候带个剑,装个逼,那岂不是要逼他们造反吗?

        所以,李续就用一个长一点的剑袋,将自己那根金鞭包了起来,也跟普通儒生那样,背在身后。不仔细看那根因为太沉,勒的紧紧的背带,真猜不出背的不是宝剑。

        反正,自从两次遇袭,李续都没有带金鞭,导致自己御敌的时候,明显感觉心里没底。所以,李续决定,以后出门,无论如何都要把金鞭带在身边。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李续跨上战马,身后还带着两个对大都比较熟悉的家仆,赶着一辆装满了各种物品,还有那口重要信箱的乌蓬马车,就要出发了。

        李翀带着阿乌尔和长子李延,来到门口给李续送校

        “图勒,记住了。在大都城务必要谨言慎校你要多多辅佐你舅舅,这样也能成就你自己。”

        李续点头称是,然后又冲着二娘阿乌尔和兄长李延一拱手,随后,两腿一磕马肚子,便飞也似地冲了出去,向着大都城前进。

        他绝对没想到,这是他这一生,最后一次跟父亲李翀话。

        请收藏本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大元权臣 第二百一十八章 过年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