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忽然觉得,江元佑那喜欢给人下套的习惯,可能是遗传。
钟雪茹无奈地点头承认:“是我,老太君的身子可康复了?”
“本就没什么大碍,年纪大了,腿脚不好也是常事。”江老太君干脆牵着钟雪茹坐到了她身边,“但若不是你,我这老骨头可真不经摔。”
“今日前来侯府拜访,我为老太君备了些礼。”钟雪茹转头看向在一旁看戏的芙香,“箱子提过来。”
还在震惊于自己回老家时候三小姐又做了什么惊人举动的芙香乖乖地把木箱子递了过去。钟雪茹打开木箱子,取了里面的一个瓷瓶和一张薄纸出来。
“这是我母亲薛氏研究的食谱,家中长兄常年练武,偶有受伤,这膳食对腿脚极佳,老太君如今年岁高了,食补胜过药补。只是这道膳食味会淡些,若是老太君吃不惯,可以加些瓷瓶里的花蜜。”钟雪茹献宝一般地介绍完,又觉得自己这份礼物上不了台面,有些紧张地看着江老太君,“一份薄礼,望老太君不嫌弃。”
江老太君有些惊喜,她自老永安侯受封起便收过无数人的赠礼,有些是为了攀关系,有些是为了搏前程,随礼大同小异,若没了登记账册,入了库房之后几乎辨认不出哪一份礼物出自于谁。礼物贵精不贵多,这本是谁都懂得的道理,但既然并非用心准备,就更不必去谈精心与否。
因此江老太君才会被钟雪茹的用心震撼。一份食谱,一瓶花蜜,论其价值比不上任何一件金银玉饰。但那些礼物送的是永安侯府,而钟雪茹所准备的,是送给江老太君本人。
江老太君又看了看钟雪茹,自宝善寺那一次相遇起她便对这个心善的小姑娘有了好感,早就想找个机会与她再见一面。奈何她无法确认钟三小姐的身份,也不便唐突去都督府上请人,却没想到钟家送来了帖子。
接了帖子后派人来递话的其实并非江元佑,而是江老太君,甚至江元佑并不知晓今日钟雪茹会登门,此刻恐怕方才下朝,正在回侯府的路上。
江老太君越瞧钟雪茹越心怡,笑着说:“怎么会嫌弃,你这小姑娘,可真会讨我这个老人家欢喜。顾嬷嬷,将这食谱和瓷瓶递到厨房去,今日就做这菜了。雪茹丫头,你也留下来用膳吧。”
听着江老太君这样唤自己,钟雪茹有些恍然,钟家祖父祖母过世得早,钟雪茹对两位老人的印象不深,没怎么体会过祖孙相伴的情谊。如今遇着了这位面善的江老太君,心中汹涌的暖意令她有些许动容。她下意识地点头答应,却忘记了留下用膳意味着要与江元佑同桌的事实。
“对了,我瞧着那木箱里还有别的东西?”江老太君的目光落在了木箱子上,“那是什么?”
“啊……侯爷前几日去过都督府上,落了件披风,我今日来拜访也是为了将披风还给侯爷。”顺便跟他算算账。
江老太君有些诧异,除了五皇子靖珩之外,她还从未见江元佑主动去见过哪位朝臣,就连自小与他一同长大的郑家,自江元佑承袭侯位之后也不曾登门过,更何况素无交集的右都督府。她瞥了一眼木箱子里的披风,江元佑的所有披风都是谭氏亲手缝制的,这件披风上的刺绣明显并非谭氏的手艺,倒是更像京里有名的那件成衣铺子绮纨阁里那位罗姓绣娘。
江老太君心中了然,又将目光落到了钟雪茹身上,温和笑道:“元佑还得些时候才回来,谭氏今日与旧友相约去了金玉铺子,也应该快到了。”
钟雪茹笑着点点头,又忽然觉得哪里不对。
等一下,这是要她跟江家的祖孙三代一起用膳的意思?这好像……太奇怪了吧。
早知刚才就不该一口答应江老太君,现在再要寻个脱身的借口可就不容易了。钟雪茹苦恼地轻叹一声,又不忍在江老太君面前表现得太明显,只能强撑着笑容陪老太君说话。老太君对她亲善,问了她许多关于宝善寺那日之后的事情,钟雪茹知晓已经瞒不住,便只能和盘托出,把宝善寺相遇直往自己身上揽,只要不叫她怀疑到怀兴和自己的特殊关系上就成。
两人闲谈了会儿,顾嬷嬷走进怡兰堂,附在江老太君耳边说了几句,老太君点了点头,示意她退下,随后又对钟雪茹说:“雪茹丫头,我有些私事要处理,你就在这儿休息休息。”
钟雪茹不疑有他,起身打算送江老太君出门,却被老太君按回去坐好。
“好了好了,不用送我,还真当我这老骨头走不动路了。”老太君和蔼地揉了揉钟雪茹的发顶,拄着龙头杖缓缓走出了怡兰堂。
请收藏本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