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对文文和张宜来说的确是件大好事。其实做记者的在说真话揭露阴暗面的同时也在担惊受怕他们怕什么?怕地方领导在省里(主要是新闻主管部门宣传部)把他们给告了——投诉他们不按新闻的既定规则行事极大地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建设。这可是一顶大帽子扣下来搞不好能封杀一个记者。
“好。那我就代表u市市委正式聘用两位为u市城市文明督导员。”
文文默念了两句“城市文明督导员”突然想明白了什么没好气地说道:“好啊叶大书记感情你是想把我俩都给圈起来。呵呵进而控制新闻渠道啊。”
文文吒了吒嘴:“高实在是高。”
叶天摊了摊手:“我说文文啊你怎么就这么聪明。呵呵。我们这也算是互助互利啊。”
文文歪着脑袋凝视了叶天一会儿对张宜说道:“那我们就帮帮叶书记?”
张宜微笑着点了点头。在传媒界张宜只算个新人就连现在的任职单位也是文文这个师姐托关系帮她找的。在心底里她很尊敬也很感谢文文。做什么事情都以文文马是瞻。
“好了。叶大书记这次我就让你占点便宜。不过我和张宜以后在u市的车马费和伙食费可得找你报销。”
“行。要不我让市宣传部再给你们开份工资毕竟你们这是在为我们u市的建设添砖加瓦嘛。”
文文娇笑道:“这个工资嘛我们就不要了。免得让社里的领导知道以为我们在外面接私活呢。不过补助费你可得的勤快一些。”
“好好。没问题。呵呵。以后你们直接向我们u市市委负责就行了。在采访过程中遇到任何阻拦或者刁难都可以直接和我联系。我会派人给你们妥善解决的。”
“行那就这样。”
至此叶天就像文文所说的拥有了自己的舆论渠道。
在一般的市县省报的记者下来采访大多都由书记县长亲自作陪。在对待“喉舌”上地方官员显得尤为势利报社级别越高在他们这里受到的礼遇也就越高。但作为记者他们也早就被捧习惯了职业的特殊性使得他们并不怎么鸟这些地方官员。都说地方官员最怕两类人一是纪委二是记者这话一点也没错。得罪了这两类人就等于是丢了一半的乌纱帽。
仅仅作为一个地方官员来说叶天获得了文文的友情无疑是幸运的这给他的官宦生涯减少了不小的阻力。
说到记者那就得说说报纸杂志的供稿协议是怎么样的。一家报纸刊登了一条新闻那其他的报纸百分之九十九不会再对该新闻做深入采访而是选择直接引用或者做一些局部修改。这其实也是报社为降低运营成本而采取的通常做法。
如果文文和张宜她们包了关于u市的所有新闻那就等于u市的舆论全部控制在了叶天的手里。除非出什么重大事故或者恶性事件被有心人捅到省里或者中央在一般的情况下其他报刊的记者下来做追踪采访的可能性一点都不大。这样一来叶天市委书记的宝座可谓是稳如泰山。
再者如果叶天想要通过舆论渠道来对付某些人的话那也易如反掌。
叶天通知市委宣传部给文文和张宜办理了相关证件并颁了城市文明督导员的荣誉证书。
文文把证书拿在手里可有可无地把玩着。相对来说张宜就表现的比较欣喜或许这张证书在张宜的眼里代表着使命感和荣誉感。
请收藏本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