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两位圣人 (2 / 3)

+A -A

        他们都是周边几百里内的老儒,家境颇丰,如今垂垂老矣,在家中闲来无事,几乎都常驻学堂,也算是老有可为。

        再后面,是数百年青儒生,文气并不比那群老儒少多少,且胜在人多,所坐之处,也是文气满盈。

        这些,都是慕名而来的学子,大多家境贫寒。

        但,所谓寒门出贵子,他们更懂得求学之珍贵,故,大多都是,饱学之士。

        在这里,不仅有圣人传道,闲暇之余,还有上百老儒随时指点,可以说,如今的丐帮学堂,便是这等寒门学子,求学的天堂。

        最后面,是数百彪形大汉,这些汉子个个龙精虎猛,在这学堂之中,却乖巧得如同小白兔,尽都是丐帮弟子。

        再看如今的苟楠,口吐莲花,字字珠玑,周身竟也同样笼罩着一圈,肉眼可见的,蒙蒙白光。

        当然,这种白光,只有在讲道时,受众人文气激发,才会显现。

        否则,整天扛着这圈白光游来荡去,岂不是成了一根,大大的人形蜡烛?

        这是文气的另一种特性,相生相辅,互相成就。

        或许,这正是圣人所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之至理。

        取众人之文气,壮大已身,又借讲经传道,以文气反哺,令受道之人文气逐渐壮大,如此反复,相互成长。

        此等玄妙之气,实属神奇。

        正讲得兴起,讲堂外,突然人声喧哗,一转头,却是县令苗正青,陪着茹同和等人,浩浩荡荡而来。

        苟楠眉头一皱,正要发火,却见远处的茹同和,早已连连摆手,示意身后众人噤声,一干人等,蹑手蹑脚,走入学堂之中,静静聆听。

        苟楠这才收敛心神,继续讲道。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大道无形,作用无尽,乃万物之祖,生灵之根,无处不在,却又混同于尘垢,隐没于世间。”

        “我等若要寻道之踪迹,便需磨去自身锋锐,消除杂念纷扰,隐去自身光辉,与世俗同流而不合污,自掩光华,混迹尘境,方能于尘垢中,寻得道之真迹。”

        说话间,堂下众人,个个闭目凝神,心无杂念,静静感受,这苟楠口中,无处不在的,道。

        与此同时,在苟楠眼中,无数文气滋生,一部分飘向苟楠,一部分,被吸入众人体内,还有一部分,向外扩散,弥漫整个学堂。

        苟楠微笑不语,周身白光渐浓,于台下看去,便似出尘之仙,临凡之圣,望之,则心生敬畏,膜拜之心,顿起。

        “圣人!!这昌兰镇学堂,竟有两位圣人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苟道 第九十四章 两位圣人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