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谷孑换人 (1 / 2)

+A -A

        "长生,二爷他们开啥子会?

        长生看向另一个哨兵,那哨兵正红着脸听丫鬟小晴说着什么,注意不到这边。

        "他们在说粮食,你家的那四仓粮好像有些不够,他们在商量办法找粮。二娘,现在开会没法通传,等一会会散了我给你通传好不好。

        吃人口软,拿人手短,长生决定尽力帮帮杨二娘。

        "你知道你家哥哥现在关在什么地方,还好不好。

        长生愣了愣,隔了好半天才明白"你家哥哥"指杨大少。

        "大少爷被关在山窝子,你晓得那地方也没法逃出来,看守都是夏先生选的人。那里关了几十个,说是干坏事的骨干,要审判他们。这几天正在四处找证据。二娘,你要救大少爷得赶快。

        此时的会议室热闹非凡。

        赵家坪村长赵清涧说道:"赵伙生他婆娘来闹真不怪我,她还怪我呢,说我贪了她的粮,我们村两户扶贫户,我是当面把粮称给他们的,几十个村里人都可作证。

        来镇里找我要粮的,多半就是你们这些村长主使的,不要以为我不晓得。

        自从扶贫粮发下去,矛盾不仅沒少,反而更大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

        张宜山是头都大了,这两天他是深刻体会到了,仁义社的官不好当。他觉得上了夏平的当。

        村长们又七嘴八舌诉说自己的难处,都想尽量为自己村争取好处。

        夏平一言不发,记录着各人提出的问题,见大家没有新的问题提出了,夏平放下了笔。

        放下笔,夏平就要讲话了,大家都熟悉这个特点。

        "我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做了一个汇总,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做一个说明。

        在说明之前,我先说点题外话,这次我们战胜敌人,一是靠全体军民上下一心,二是敌人对我们完全不了解,三是敌人狂妄自大。但凭良心说,杨义安的力量还是比我们大得多,我说得没错吧。

        大家纷纷点头,杨义安強大是不争的事实。

        "大家说,我们打仗是人多好呢还是人少好呢?

        有人问答:"那还用问,当然人多好啊!

        夏平笑着说:"是啊,杨义安的人比我们多得多,那我们拿什么来战胜他呢?"不等大家回答,夏平自问自答:"就是我们的人要越来越多,而敌人的人要越来越少。

        而这近四百县兵和乡勇,贫苦人占绝大多数。每个人都不是傻子,谁对他好,他心里明白着呢!我们争取来一个人,杨义安就少一个人。一进一出可就是两人。

        即使这些人不加入我们,他一回去把我们的善举一宣扬,也让人明白我们仁义社是什么人,这些人就是火种,遇干柴就会燃烧。

        我们的眼光不要只看到万工,我可以这样说,如果只看到万工,那么失败是早晚的事,如果我们把周围的人都团结起来,把万工融入到富林,融入到清溪,甚至融入到西川,那我们就立于不败之地。就像一滴水,太阳下很快就晒干,如果把它放入大渡河中,它永远不会干涸。

        就喜欢听夏平深入浅出的讲解,沒有大的道理,却让人明明白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西川欲晓1909 第26章 谷孑换人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