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大杂院小甜妻 第104节 (2 / 4)

+A -A

        许盛杰立马明白了媳妇儿的意思,自己父母已经离开多年,就连面容都有些模糊,只能通过那唯一一张泛黄的旧照片睹物思人。

        至于这个工作名额,他没有什么特别的记挂。

        “我是这么想的。”梁宝珍心里倒是有主意,就是不知道许盛杰能不能接受,毕竟这个工作名额是许家的,“你也看到了,运动结束了,高考也恢复了,后头兴许机遇很多,现在正好是改变的时候,我们手里多留些钱比较好,想买些什么做些什么也方便。”

        梁宝珍盘腿坐在床上,看着许盛杰,一点点说服他,毕竟现在,甚至后面十多年,安稳的国营厂工作都是最让人期待和羡慕的工作,没人会想到九十年代开始,这些像是百年老树般的牢固的大厂会遭遇危机,破产倒闭,工人纷纷下岗。

        “我知道你肯定还是觉得厂里工作好,不过我还是想着咱们多准备些本钱,等我大学毕业也能挣钱,这以后日子也不会难过。”

        再过不久就能慢慢做些生意,后面还能私人买卖房屋,梁宝珍主要还是想买房,现在家里六口人住着太挤了。

        许盛杰认真听媳妇儿说话,他听得出来,媳妇儿很想说服自己直接卖掉工作,现在卖工作大概能拿一千块钱,是一笔很大的数字,可是没人会卖工作,因为工作是铁饭碗,是一生的保障,给再多钱都不愿意卖。

        “你说得有道理。”许盛杰最近也察觉出一些变化,之前认识的混黑市的人明显动作大了起来,好些都准备南下大干一场,他有看报纸习惯,总觉得在一次次领袖讲话中,有些改变要来了。

        “不然听我一次?”梁宝珍算了算,家里积蓄两千多,如果卖了工作能有三千多,到时候拿去做生意或者买房应该差不多。

        当然,如果不知道后来发展,她应该也舍不得直接把工作卖了。

        “行。”许盛杰不是优柔寡断的人,媳妇儿说的话是一方面,他自己的的直觉也是一方面。

        不过周云对于要卖工作这事儿不太理解,她上了年纪,最是追求安稳,“宝珍去上大学了,工作也还是可以让人先顶着嘛,没必要直觉卖了是不是?”

        周云不想卖工作,毕竟那是铁饭碗,换了一千块钱又怎么样呢?一个工作一辈人干几十年,还能让下一辈接着干,周云觉得,这个工作能让许家人干几辈子甚至十辈子,这不是一千块钱能比的。

        “再说了,小伟小雅也快成年了,以后看看给他们谁也好,不管结婚嫁人都有个底气嘛。”

        梁宝珍明白周云的顾忌,她确实是一心想着后世的发展,想着小伟小雅肯定也能有更好的出路,不会把一个国营厂工作当做唯一的寄托,可是现在才七八年,没人知道知道现在看似稳妥的铁饭碗十多年后最终会演变成浩浩荡荡的下岗潮,相反,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的人富起来,却是衣食无忧,生活富足。

        可是周云怎么能想到呢?她年纪大了,追求安稳,肯定希望一个工作给孩子们干到天荒地老,一直传下去。

        “奶奶,你的意思我明白。”梁宝珍觉得自己之前还是想得太简单了,“这样吧,这个工作名额,咱们还是先找人顶班,看以后小伟还是小雅要的时候再拿去。”

        反正之后还有变数,等自家真的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发展起来,奶奶自自然能看清楚。

        “好,那就这样,工作不能卖啊!”周云就这一个执念,拉着孙媳妇儿的手,和孙子孙媳妇儿再三确认。

        工作不卖,那找谁顶班?梁宝珍和许盛杰商量一番,还是考虑丁晓霞。

        当初丁晓霞顶班多年,就算陈思明威逼利诱也没出什么幺蛾子,把工作还了,对她的人品,两人都很信任,找人顶班还是得找个靠谱的,以后要回来的时候也痛痛快快地。

        梁宝珍对丁晓霞还是感激的,毕竟人经常给自己留饭,还有她和许盛杰每回去食堂打饭,她都打得实在,惹得洪三儿羡慕不已。

        梁宝珍去到国棉厂,中午念完广播去食堂吃饭,顺便找丁晓霞打听打听她的想法。

        据她所知,丁晓霞有个儿子,正是到了养家糊口的年纪,可是现在城里工作很难找,现在一直没个着落呢。

        作者有话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七零大杂院小甜妻 七零大杂院小甜妻 第104节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