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求你爱我 (4 / 6)

+A -A

        陆斐然从小沉浸在书本和文字的趣味中,每每了解一项新事物,都是先透过文字中抽象的他人转述,再将之与现实匹配。

        不知道为什么,过去怎么从没有注意过近在眼前的实景?

        明明自己就生活在所谓“江南”的地方,可却从来没有把书中的“江南”和现实的“江南”联系在一起过。

        现在想来,那些关于“江南”这个抽象概念的元素,确实存在于自己实际的生活中。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自己家真的挨着河流、村里人说话也经常以“桥”为单位。什么“方家桥”、“桥那边”,都是日常描述地点的词汇。而从镇上回自己家,就要经过叁座桥。

        这不就是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

        大学毕业时她创作的戏剧,得到了“不够贴近生活”的评价。那时候她想,为什么看一些知名作家的作品,看他们描写高密东北乡的农村生活、日本大正时期的贵族生活、法国资本主义兴起时资产阶级的日常,总觉得那么生动有趣,人物也都跃然纸上?

        现在她仔细思忖,突然想到,描写这些的作家,就是出生于那个时代、并且在那个地点真实生活过的人啊。

        答案如此简单。

        他们自己感受了真实的生活,再将这生活通过艺术化的处理,传递给阅读文字的人。

        而她自己呢?一味地沉溺于抽象世界中的意象,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对现实生活的忽视。

        就好像“江南”对于她来说,只是一个书中的概念,直到今天,才在老屋后面的河边,感受到“此时此地”的“江南”、真实的“江南”。

        如果她自己从来没有和“此时此刻”的“实际”产生连结,又如何将这一切描写得令人信服呢?

        今天学姐说,只要她愿意,就可以接手助理的工作。

        可是这真的是她想做的工作吗?如果对积累人脉、日后成为经纪人或开相关公司都没兴趣,助理这个工作,本质上和做别人的保姆有什么区别?

        虽然得知是梓曼卿指定自己来做助理,让陆斐然感到受宠若惊;虽然不知为何梓曼卿对她还算满意,给她不错的工资,可是这工作有什么前景?对她的职业方向又有什么好处吗?

        她是多么羡慕好友施梁娴的工作啊!终日与文化打交道、教授异国语言、组织参加各种高水平讲座、时不时还能发表对最新作品的书评。

        小时候听那个很重要的人说过,德国柏林有种特色小吃,叫“咖喱香肠”。青春期看言情小说的时候,里面的女主人公,只给真正爱的人做“舒芙蕾”,因为这种原意为“吹”的甜点,要做出蓬松的形状,费工夫又不简单。

        虽然如果去西餐店,大概也能吃到。可是她也是多么想,能亲自去德国和法国,品尝只知道抽象概念的食物,能真正经历这种生活的现实啊。

        世界如此广阔,却只是长期做另一个人的保姆,这样的工作,真的是她想要的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绿紫(娱乐圈Futa) 四十五、求你爱我 (4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