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了姑娘们的加入,那个时候的大夏才会迎来真正的繁荣。
此事敲定后,朝廷下发诏书,整个大夏顿时沸腾了。
朝廷在每个县,都兴办一所免费学堂。这意味着会有更多的贫民子弟,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甚至整个家庭的命运。
这其中最为高兴的就是姑娘们,她们做梦也不曾想到,自己竟然也有读书识字的机会。
在某个偏远的地方,一个农妇卖完鸡蛋,背着空空的背篓脚步飞快的赶回家。
一进家门,她就把自己的几个女儿召集到一起:“大丫,二丫,三丫,朝廷发布了诏令,在每个县都成立一个公费学堂。
娘决定,让你们几个都去参加入学面试。
真要过了,你们就能进学堂读书识字了。
虽然朝廷现在没有说女子可以科举做官。但是娘亲相信,只要有皇后娘娘在,那一天不会太久。”
几个姑娘听闻都欢呼了起来,最大的女孩道:“娘,让妹妹们去吧,我留在家里帮你干活。”
妇人摇了摇头,坚定道:“不,你们三个一起去。争取都能考进去,好好读书。
娘就要让你阿公阿奶看一看,我家的女儿不是赔钱货。
男子能做的事情,我的女儿也能做。”
正当时,妇人的丈夫也回来了。他也听说了这件事,对于妻子的决定,他十分赞同。
没有儿子又如何,闺女一样是他的命。
老宅的人都骂他没有儿子,将来是绝户,他可不这么想。
他有三个女儿,将来随便留下一个在家里招婿,不也一样能传承将香火。
因此,他从来不骂人家绝户,他巴不得别人多生一些儿子,最好生他个十个八个,将来穷的盖不起房,娶不起媳妇,那日子才热闹呢。
尤其当多年后,他的三个女儿,一个嫁给了京中高门,做了当家主母。
另外两个女儿都入朝做了官,反观他两个生了儿子的哥哥。
一把年纪了,还要下田做活,甚至要靠他的接济才能勉强过得下去,男子的心中便感慨万分。
庆幸当年把几个女儿都送去上学的决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