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我得到的线索有限,只知道贩卖私盐案跟全身穿着灰袍的人有关,在梅山县出现,就来到了梅山县。
前几天,我在青玉楼外看见一个灰袍人,就跟了进去,之后的事,不用我说,你也应该知道了。”
陆昇听了朱允炆的叙述,额头冒起三根黑线,只想到了两个字来形容他——任性。
“殿下,先不说了,我们先出大牢吧。”
朱允炆住大牢住的挺舒服的,还真有点舍不得。
陆昇一说,朱允炆才想起来,他是被当作嫌疑人抓进来的。
出了大牢,朱允炆问陆昇:“青玉楼命案破了吗?”
“案子刚破,不过其中一个真凶跑了,一时间抓不回来。”
陆昇没告诉朱允炆,那个真凶,很可能现在正率领一群山贼攻打梅山县城。
“案子破了就好,现在这情况,也没办法去追捕真凶了。”
可怜的朱允炆,现在还没想到,青玉楼命案跟外面的山贼是息息相关的。县衙里面,陆陆续续有百姓进来避难,几乎每个人都带着锅碗瓢盆,或是铁锹木棍之类的防身器具。
余主簿正带着一帮书吏,井井有条地给这些百姓安排歇脚的地方。
看样子,余宏义等人忙得有些不可开交,不过却没有出现任何慌乱,百姓们也遵照指引,有序地排队进入县衙。
陆昇和朱允炆一路走来,见到不少进来避难的百姓。
这些百姓一见到陆昇穿着知县官府,知道就是眼前这位知县大人下令,打开县衙的大门,供他们进来避难的。
这对于这对于这些百姓来说,是陆昇给了他们活下来的机会。
因此,这一路,不少百姓们纷纷向陆昇表示感谢,陆昇一一回应。
或许在别人眼中,陆昇的做法很伟大。
不过陆昇这么做的初衷很简单,生命无分贵贱。
朱允炆看到陆昇受到无数梅山百姓爱戴的场面,心里面无比羡慕。
他幻想着,要是有一天,整个大明朝的百姓都这么对他,那该有多好!
可惜,他不知道历史的结局。
陆昇把朱允炆带到自己的办公室内。
正在这时,张铁急匆匆地跑过来,上气不接下气地道:“大人,不好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