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太学院 下 (2 / 4)

+A -A

        但庄别时说的却并非如此:

        “我也是听花老所言。”

        “去岁腊月,大雪满京都。”

        “摄政王与花老同行,非乘坐马车,而是漫步于大雪中的街头。”

        “花老说,时已傍晚,天寒地冻,恰遇一老翁于街边卖炭。”

        “摄政王见之,心里一酸,便随口作出了这首诗,买下了那老翁一牛车的炭。”

        “这就是这首《卖炭翁》的由来。”

        “花老认为,此诗书尽了民间百姓之疾苦,然而这样的疾苦似乎并不被当政者所重视。”

        “甚至当政者恐怕都不会去多看一眼!”

        “但这偏偏就是老百姓最真实的处境!”

        “花老提议将此诗入国学,让宁国的读书人去读这首诗。其意在于……让宁国的读书人多去看看民间百姓的真实生活,去想想为什么百姓会生活得如此贫苦!”

        “花老希望宁国的读书人有朝一日成为一方父母官之后,脑子所想不是左手捞银子右手捞官帽子。”

        “他希望宁国的官员,能够为宁国的百姓多想想、多做一些事,少一些像卖炭翁这样的凄苦老人……”

        “这正是摄政王而今施政之核心……摄政王说,我们要建立一个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的相对公平的宁国。”

        “这目标很是远大,但未来却极为美好,所以朝中的官员们都很忙。”

        “任重而道远啊……摄政王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等,当上下而求索!”

        “他,”

        庄别时伸出了大拇指:“不是老夫自夸,咱们这摄政王,乃宁国之光,不仅仅可风骚文坛五千年,他还将带领宁国……屹立于世界之巅!”

        说完这席话,庄别时忽的俯过了身子,在云书贤的耳畔低声又说道:

        “云兄,我建议你告诉你们那位太子殿下一声,姬泰死了,宁国而今和以往完全不一样了!”

        “在摄政王的领导之下,宁国朝廷和百姓将渐渐一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逍遥小贵婿李辰安宁楚楚 第五百零一章 太学院 下 (2 / 4)